
阅读 0 讨论 0
你以为你在抛硬币,其实你的牌是辣鸡,小命就一条,全下需谨慎
德学院官方2020.11.01 发布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想在锦标赛拿到冠军,不赢几次抛硬币是不可能的。 对于德州扑克玩家,特别是爱打锦标赛的玩家来说,抛硬币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如果抛的时机不对,或者抛的手牌不对,后果可能很惨烈。 因为抛硬币的时候,你只有一半的机会赢。而在德州扑克游戏中,只有一半赢的机会,根本不足以支撑你一直一直赢钱。 还有一些时候,你以为你在抛硬币,其实你的牌根本连一半的机会都没有。 今天我们就来818有关锦标赛抛硬币背后的误区和秘密。 01有些牌真不算是抛硬币 抛硬币,在英文里面叫coin flip。如果你真正抛一枚硬币,正面朝上和背面朝上的概率都是50%。 在德州扑克里面,抛硬币就代表,两位玩家在全下之后,获胜的机会差不多都是50%。对,是差不多,不是刚刚好。我们有时也会听到“跑马”(race)这个词,指的也是抛硬币的情况。 是的,德州扑克很少有两个人的获胜机会刚好一人一半,通常都是接近一半一半,比方说一个是47%,一个是53%。 比方说,一手牌大家弃牌到按钮位,他用A♦K♦全下,小盲位弃牌,大盲位用口袋7跟注。 这个时候,A♦K♦获胜的概率是47.71%,口袋7获胜的机会是51.95%。 他们俩就是抛硬币的情况。 除了全下双方的胜率接近之外,抛硬币对双方的手牌是有要求的,通常是一手高牌,对战一手口袋对。 但是并不是随便一手高牌和随便一手口袋对。 符合抛硬币情况的两手牌,通常高牌的两张牌,都要高于口袋对的手牌。如果高牌是AB,口袋对是CC,那么A和B都要大于C。 比如说AK vs. QQ,就是最经典的抛硬币的手牌。A和K都比Q要高。 平常我们见得比较多的抛硬币的情况,通常是AX vs.口袋对。 套用上面的A和B都大于C的公式,可以随便列出一堆抛硬币的手牌: KQ vs TT AJ vs 99 J8 vs 77 AK vs 22 我们再来看一下AK和22。这两手牌是高牌和口袋对的两个极端。AK是德州扑克里最好的高牌,22是最差的口袋对。它们之间真的也是抛硬币吗? 是的。22这手牌,面对AK是抛硬币,面对任何一手高牌,都是抛硬币,而且胜率还会略高。 这说明了什么呢?在高牌和口袋对的抛硬币大战中,口袋对在胜率上始终是略胜一筹的。这点非常重要,下面还会说到。 但是,一旦面对的是其他口袋对,22完全是被碾压的。 这一点也请务必有清醒的认识。 另外,我还想强调的是,很多玩家会误以为有些手牌是在抛硬币,以为自己有差不多一半的机会赢,但其实,差得很远。这带来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比如说,A7 vs 88。 当AX的X低于口袋对的手牌,A7跟88就不是抛硬币,因为两方的胜率差距非常大。 如果对手的范围是88+,A7就要打得更加谨慎,因为你真的,没什么赢的机会。 再举一个其实不是抛硬币但经常被人误会的例子。 AT vs KQ。 当然,如果你牢记前面提到的抛硬币手牌需要符合的条件,你会知道这两手牌其实不是抛硬币。 但是显然,很多玩家会误以为两手牌在全下时,胜率是很接近的。这会导致,很多人盲目去玩KQ。 KQ这手牌真的看起来很漂亮也很容易中牌,但是在胜率上,跟AT真的差得还蛮大的。 你应该知道,玩德州扑克,胜率对于长期盈利有多重要吧? 还有一手牌,特别迷惑人。A2。 这手牌,完全套不上抛硬币手牌的公式,跟22对上已经是完败了。 好了,例子就不举了。记住符合抛硬币手牌的公式,A和B都要大于C。 当你评估对手的范围之后,就能大致推断出,你是不是在跟他抛硬币。 但是,问题来了,在你看到对手秀牌之前,你永远都无法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在抛硬币... 02尽量不要抛硬币 所以,抛硬币并不是被推荐的打法,因为你拿出了全部的筹码,还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一半的运气。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要不要抛硬币并不是你可以选择的,而是形势所迫。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抛硬币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首先,在锦标赛中,盲注是不断上涨的。如果你是短码玩家,在这种压力之下,为了存活,你必须去抛硬币。 这意味着你可能要在身后还有两三位玩家时用小口袋对翻牌前全下,而对手如果有AX高牌,很可能会接你的全下。 你当然特别希望大家都能弃牌,但是如果对手跟注的话,你能期待的最好的状况就是,跟对手抛硬币。 第二,如果你不是短码,而是桌上的大筹码,有时你必须去跟短码抛硬币,从而把他们淘汰出局。 当锦标赛进入后期阶段时,淘汰对手才能确保拿到更高的奖金。作为大筹码,你有这个实力来抛硬币。当然,你得去跟短码选手抛硬币,尽量别去碰中筹码和大筹码,因为输不起。 第三,如果比赛才刚刚开始,还处于允许rebuy和加买筹码的阶段。这个时候去抛硬币可能有意外收获。 如果你抛硬币赢了,筹码一开始就能翻倍,你早早就能取得领先优势;万一不幸输了,再买进来就好了。 不过,这是需要财力支持的。 第四,有时你必须抛硬币来表明态度。比方说桌上有一位激进的玩家老是欺负你,动不动就加注你。 一味忍受等好牌有时并不明智,有时你需要勇敢全下,去跟对手抛一抛硬币,表示你不是好欺负的。可能你会发现,他的牌比你想象中差多了。 03既然要抛,就要抛得有方法 虽然不建议大家抛硬币,但遇上非抛不可的情况,还是有策略可讲的。 回到前面说的,抛硬币最吊诡的地方就在于,在看到对方的牌之前,你永远都无法确定,你是不是真的在抛硬币。 举个例子,你拿到一手口袋2,跟对手全下。对你来说,你最期待的就是跟对手抛硬币,也就是说,对手的牌是两张高牌。 前面我们说了,22面对任何一手高牌,都有一半的机会取胜,而且胜率还略高。 但是,在对手秀牌之前,你没办法确定他是拿着高牌,还是拿着口袋对。 那怎么办,是不是就不能用22全下了呢?也不是,还是有方法的。 第一,尽量去做主动抛硬币的人,少做接硬币的人。 也就是说,当你拿着22时,除非形势所迫,否则尽量不要去接对方的全下,而是采取主动,你先全下。 因为当你主动全下时,能得到不少弃牌胜率,除非你的码量特别少哈。 你全下之后,就把烫手山芋交给了对手。 l 如果他弃牌,你可以马上赢走底池 l 如果他跟注,你有机会跟他抛硬币,至少50%的胜算 而用22去接对方的全下,你最好的机会也不过是跟对方抛硬币而已。 第二,口袋对的胜率永远比高牌大。 这个前面我们已经讲了,就算是最小的口袋对,面对最大的高牌AK,胜率都是要高一些的。 那么我们在决定全下时,可以尽量选择口袋对,而不是选择高牌。 但是,你永远都无法确定对手是不是拿着高牌。万一对手拿着比你高的口袋对,那你可就惨了。 还记得这张图吗? 所以在玩口袋对时,还是要多加小心,别忘了,口袋上还有口袋,所以不要去搞太大的操作。 另外,在后面位置玩口袋对会更安全,因为对手人数会更少,而且你全下时对手弃牌的可能性更高。 不过,请记住,小口袋还是以尝试中set为主。 第三,翻牌后抛硬币可能比翻牌前更合适。 还是同一个疑问,你永远没法确定对手真的在跟你抛硬币,这点在翻牌前会更加显著。 但是在翻牌后,你已经看到了三张牌,这个时候对于要不要抛硬币,你会有更多的选择依据。 职业牌手会选择在翻牌拿到额外的胜率时,再选择抛硬币。 比如说,你的牌是A♥5♥。你没有在翻牌前全下,而是先打进翻牌,看到翻牌是J♥-6♦-3♥。 这个时候,你除了高牌之外,还拿到同花听牌,获得了额外的胜率。这时,哪怕对手中了三条,你依然还有希望中花扭转局势。 也就是说,翻牌后,你可以在获得额外胜率的情况下再抛硬币。 比如说,你拿到: 同花或顺子听牌 对子+听牌 高牌+听牌 甚至是后门听牌 同时,当你在翻牌后主动发起进攻时,对手还有可能直接弃掉比你强的牌,那你就赚到了。 04三个使用场景 接下来我们来看抛硬币在锦标赛的三个使用场景。 你是大筹码,想把短码淘汰出局 当锦标赛进入中后期阶段时,桌上经常会有几位短码,而且他们可能还打得很激进。作为大筹码,你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你没有出局的危险。 短码选手迫于盲注压力,通常只有一个操作:全下。他们会选择用非常边缘的牌来全下,试图拿走底池的盲注和前注,而且这个范围里有大量的AX和口袋对。 这个时候,你有时必须用跟他们差不多的不那么好的牌来跟注,抛一抛硬币,因为JJ+,AK这些牌并不是等就能等来的。 也就是说,当你拿到AT、KQ、KJ、44、55和66这些牌时,有时也可以跟注。 虽然这可能违背了我们前面说的尽量不去接全下的原则,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作为大筹码,你还需要考虑短码是在什么位置全下。 如果短码是在前面位置全下,你在选择接全下时,手牌的范围要更紧一些。因为短码在前面位置会倾向于用更好的牌来全下,所以你可能只能用88+,AQ+这些牌来跟注。 但是,如果短码是在后面位置全下,他范围里的牌会更多一些,这时AT、KQ、KJ、44、55和66这些牌也是可以跟注的。 还有一种情况是,你在大盲位,而对手只有5到6个BB的码量。在赔率这么合适的情况下,你能跟注的手牌范围就更宽了,KT、A9、33什么的都可以随便跟了。 你是短码,你想偷盲或筹码翻倍 当你是短码时,情况跟上面是反过来的。 迫于盲注压力,你会用大量AX和口袋对全下。只要对手不是用JJ+或AQ+来跟注你,你很可能就会进入抛硬币的情况,而这也是你所希望的。 作为短码,你有一个天然优势是,当你全下时,你的范围会比较明显。如果对手没有差不多的牌,他并不敢轻易接你的全下。 所以你可以利用这一点,用AT、KQ、KJ、44、55和66这些牌在前面位置全下。就算是大筹码,在没有优质牌的情况下,也不一定敢跟注。 另外,如果你在后面位置,全下的范围可以更宽一些,任意口袋对和两张人头牌都可以上。 你是中等筹码,想反加大筹码 如果你的筹码属于中等,可以考虑对大筹码搞一搞操作。因为我们都知道,大筹码在锦标赛后期会用很多牌开池,试图偷走底池的盲注和前注,尤其当他们在后面位置时。 如果大筹码刚好坐在你前面一个位置,翻牌前你可以尝试在他们加注后,对他们3bet。因为大筹码范围是特别宽的,甚至可能是任意两张牌,所以你可以用A9、AT、KQ、KJ以及44以上的对子来反加。 大筹码基本上会立刻投降。 当然,此操作需要胆量和经验,请谨慎使用。 总之,硬币不是你想抛,想抛就能抛。搞清楚什么情况是抛硬币,什么情况并不是抛硬币,对于你选择全下的手牌,是非常重要的。 而对于锦标赛玩家来说,抛硬币是夺冠路上必须经历的挑战。 五十五十的获胜机会,也为扑克增加了很多的刺激和惊喜。 那就祝福在锦标赛征战的各位,每次抛硬币都能赢。END 参考资料: 1. https://www.pokerlistings.com/strategy/tournament-tips-take-control-of-coin-flips 2. https://fcnp.com/2008/10/16/daniel-negreanu-on-poker-the-right-time-to-flip-a-coin/ 3. http://www.pokersite.org/poker-strategy/no-limit-holdem-tournament/coin-flips/ - 0
- 0
- 0
- 0
想在锦标赛扑克桌上取得成功,翻牌前的3次下注要谨慎对待
德学院官方2018.08.28 发布
在今年的WSOP中,我注意到一些牌局中的翻牌前行动次数。德州扑克选手们会进行3、4甚至高达7次的翻牌前下注。在某一手牌中,一位德州扑克选手拿着口袋9做了这样一个7bet,结果撞上了口袋A。在其他手牌中,你可以预见到,许多口袋A撞口袋K或QQ或AK。每次发生这样的牌时,几乎都是AA取胜。 出现这个现象的原因,是锦标赛扑克中最小加注的广泛流行。“最小加注”(例如,在1,000/2,000级别,最小加注为4,000)最初的用意,是用最小的风险来打一手牌。德州扑克职业选手 Daniel Negreanu一直在用“小球”策略实行这种打法。但是最近,玩家们似乎对这种打法有点着迷了。例如,如果一位玩家加注到4,000,另一位玩家会3bet到6,000,另一位会加注到8,000,以此类推。 最小加注理念的问题在于,一旦行动超过了3bet,那么“保持小底池”的初衷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你不会只有最小风险,如果行动回到你,你需要投入的是原本正常来说3到4倍的翻牌前下注。这时,“小球”策略已经不存在了。另外,如果你继续执迷不悟,还最小加注的话,你的对手很有可能会全压。 简单来说,当翻牌前的底池有三次下注时,就到了该放慢速度的时候了。 如果你有AA,那么没有理由不继续行动。这时的问题是,你为什么不做一个标准的加注。一些玩家会抱怨说,“我做正常的加注总是得不到任何行动,”但是,当你有AA时,你希望对手能跟你打;那么就正常加注吧(3到4倍的大盲注),让这些疯狂的小旅鼠跟你来到悬崖吧。 拿着口袋A做最小加注只是在招揽灾难。首先,你会让玩家(尤其是盲注位)花最小的钱看到翻牌。AA在单挑的情况下(对抗另一个口袋对有81/19的优势)很好打,但是在对抗更多对手时(比如4名对手,口袋A的胜率只有56%了),这手牌的价值会下降。因此,如果你拿到AA的话,做正常的标准的下注是最好的。 当你拿到口袋K或Q时,你应该慢下来了。虽然对手拿着口袋K或口袋A反加注你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还是存在的。对手很有可能拿着AK或AQ全压,和你进行跑马。在翻牌前的底池进行多次下注的话,你会给对手更多的底池成败比,让他进行抵抗。 就像前面说的,一旦行动到达了3次下注的程度,你就该慢下来,看一下翻牌了。除非你拿的是口袋A,不然真的世事难料。翻牌后打牌又不犯法;如果你拿着口袋K或Q看到翻牌有A或K,你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判断接下来该怎么打。如果真是出现A或K,盖牌又不犯法,你可以等待下一个机会。 现如今的扑克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翻牌后打得很少。不论是不是因为这是游戏中男子气概的一部分,还是线上一代带来的盲目激进,翻牌后打法已经在德州扑克中牺牲了。疯狂的最小加注实际上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思考翻牌后的打法。 扑克是日益进化的游戏,最小加注、翻牌前多次下注和其他策略是不会消亡的。要想在锦标赛扑克桌上取得成功,那么在桌上出现3次下注后,跟注就行了,然后让筹码和扑克牌寻找它们自己的方向。 - 0
- 0
- 0
- 0
锦标赛大神用实战牌局告诉你:AK很难打,下注须谨慎
德学院官方2018.05.29 发布
=== 作者简介 === Jonathan Little,两个WPT冠军头衔,现场锦标赛总奖励超过600万美金。 AK是让很多娱乐型玩家头疼的一手牌。有些人每次拿到AK都进攻进攻再进攻,只要有机会就不断加注和反加;有些人则更加谨慎,如果手牌没有击中顶对+,他们只会跟注和过牌。但是,每次都同一个套路真的可行吗?尤其是当你的对手打得非常好的时候,你会发现每次都用同一种方法来玩同样的起手牌,从长远来看结果很不妙。你必须非常关注对手,并且准确评估他的习惯,才能用AK(以及其他手牌)拿到最多的价值。 下面这手牌来自我的一位学生,它为我们如何打AK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盲注150/300,底注40。对手在中间位置加注到700,他的有效筹码是11,000。所有人弃牌到小盲位,我们的主人公拿到A♠K♣,他跟注了。 在小盲位用AK跟注或3bet都是可行的。当你没位置,而且筹码很深的时候,你一般都想玩小底池,因为有位置的玩家翻牌后拥有重大的优势。如果你翻牌前只用AK跟注的话,你要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慢打”,所以不能在任何翻牌盲目的全下筹码,这一点非常重要。相反,如果你是在谨慎地打一手还不错的强牌,先看看能不能在翻牌击中优质牌,再决定要不要投入很多筹码。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对手是松凶的玩家,我更喜欢3bet,如果对手是紧而被动的玩家,我更愿意跟注。 翻牌是Q♥8♥8♣。主人公过牌,对手在2,160的底池下注800,主人公跟注。 这个时机很适合先过牌,然后跟注对手中等数目的下注。你可能会觉得在没位置的情况下只用A高牌跟注有点冒险,但别忘了很重要的一点,AK能击败所有的听牌和诈唬。当然,你的牌很容易被AQ或87之类的牌击败,但是对手范围内更多手牌是没法中牌的,单凭这一点,弃掉AK就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你想输掉底池,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每次没中一对就过牌-弃牌。 转牌是6♥。主人公过牌,对手在3,700的底池下注900,主人公弃牌。 当转牌完成了一个很明显的听牌时,AK投降就很明智了。主人公的范围内随随便便都会有同花、三条和顶对之类的牌,也就是说,AK其实是他目前可能有的手牌中最差的一手牌之一(也许JT、J9和T9是绝对最差的手牌)。当你拿着范围里最差的一手牌,面对对手的下注时,弃牌会是明智的打法。 有些牌手认为在转牌过牌-加注会更好,这有可能让对手弃掉所有比三条更差的手牌,但是对手有优质牌的可能性太高了,尤其还要考虑到如果他打得很好,还可能会用边缘的成牌比如顶对,在转牌随后过牌。当转牌很明显完成了一些听牌时,有能力的对手如果下注,要么代表他有强的成牌,可以抵抗额外的压力,要么代表他有听牌。面对这样的范围,过牌-加注一点都不讨好。 翻牌后弃掉一手翻牌前很优质的手牌,你的心会非常痛,但是你必须明白,AK如果没有中牌,最多就只能用来抓抓诈唬。如果对手在多条街都展开了进攻,你还是应该弃牌。 - 0
- 0
- 0
- 0
赞助牌友需谨慎 线上MTT第一人被坑到友尽
德学院官方2018.01.31 发布
2009年夏天,因为偶然送了一场比赛的门票给自己老爹,和他一起去打那场比赛,最后冠军被他爸爸带回家后,线上锦标赛盈利(1400万刀+)排全球第一的Chris Moorman发现了一个“商机”,这次经历让他意识到就算他不自己打比赛,仅是通过投资其他牌手,他也能够从中赚一笔。 Moorman第一次正儿八经赞助别人打牌源于一次机缘巧合,当时他一朋友欠他钱没还,Moorman知道想让他尽快还钱的办法就是投资他去比赛,如果他能拿到奖金,那他就有希望用这笔奖金把钱还了。Moorman首次投资的回报还不错,没过几周就把本赚回来了,于是他决定多投资几个人,照他自己的说法,他基本算是个来者不拒的投资人,因此在他做投资期间,投资的牌手数量最多的时候达到了30位。 Moorman投资别人打牌的这件事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在那段时间里,他因为没能把钱用在刀刃上,没好好用在那30个人的“尖刀班”中,经常透支资金把钱交给不值得的人去打一些他们力不能及的比赛,再加上没管理好那些他投资的人等等一些错误,投资别人打牌的这个“商机”被Moorman挖掘得一塌糊涂,以至于到最后,Moorman被一些曾经玩得很好的朋友兼牌友坑到跟他们友尽的地步。 以下Moorman这段被坑的经历将用第一人称的方式进行叙述: 扑克圈消息的传播速度很快,我做老板的消息也就这么不胫而走,消息“走漏”后,“求职者”的求职信息淹没了我的FB、Skype、MSN和电话。在我出道之前,这个圈子主要的投资人是Cliff Josephy (线上名JohnnyBax ) 和Eric Haber (线上名Sheets)这两位老板,高额桌很多reg都是他们赞助的对象,两人如果在投资牌手上若是出现了间歇性的资金紧张,他们因为有其他生钱门路,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他们就会从其他地方挪用资金来借这边的燃眉之急,可我做老板的资金来源仅有我打牌挣的钱和我不久前刚从马仔身上挣的钱。 我做老板最要紧的一个问题是:不会say no。在面对众多“求职者”时,我其实应该挑选那些我认为能力最强的玩家组队,可事实却是但凡懂打牌的我都签了。我这么做的理念是:把人签下,然后派他们去打较低级别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对他们进行培训,帮他们提高牌技,可真实的操作是,他们在低级别赚不到钱,于是“垫资”累积,欠我的钱增加后,他们开始央求我放他们去玩较高级别的游戏,而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我就会心软答应,结果是“垫资”像滚雪球般越来越大。举个例子,比如某些马仔,本来是打算最多给他们参加一些215刀买入,比较容易打得周日百万赛什么的,没想到最后却是为了尽快赚回“垫资”,结果让他们参加了1050刀买入的可多次重报名的全速扑克系列赛,最终之前的垫资没有赚回来,又多出了另一笔垫资,情况往往是他们欠的钱有可能会增加到大概100k左右。 过去这个圈子的生态和现在很不同,2010年我开始做老板时投资了很多马仔,那一年poker在美国还是合法的,因此当时的玩家池里每天都有很多娱乐型玩家上桌,对于这些“鱼”来讲,poker只是他们闲暇的一种娱乐,他们不会在空闲时间为了增进牌技而多花时间在研究策略上,但就像比赛一样,短期来说,人人都有机会因一时走运拿下比赛的胜利,这种胜利的滋味他们希望可以经常品尝到,所以会一再回到牌桌上,可长期来说,为了再次品尝这片刻的胜利,他们实际却是一直处于亏损的状态。 那时候我可以说是横扫线上扑克,所以我觉得自己可以将这种赢钱技巧传授给我的马仔们,这也是我在知道他们本身牌技有缺陷的情况下仍愿意投资他们的主要原因之一。不过我赞助的玩家里,有不少人其实根本不需要我的培训,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他们那个级别里的一线玩家,他们身上的问题不是牌技问题,需要赞助也不是因为牌技差赚不到钱,他们中有些人需要赞助是因为他们觉得被赞助的话,打牌时心里会轻松一点,而他们中不少人之后也成长为这个游戏很厉害的牌手之一。比如Taylor Paur、 Mohsin Charania、Jason Koon和 Tom Middleton这几位,他们就因为接受赞助打牌,通过在线下赛事夺冠或打入钱圈,累积比赛奖金高达数百万美元。其实我在做老板这件事上,如果不是总做一些超蠢的决定,我赞助其他人打牌总体上是可以赚到数百万美金的,可因为决策失误、没有管理好马仔以及透支我的资金,这种种导致我在做老板这事上其实是不讨好的。 在做老板这个事情上,我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和遗憾就是没能找个助理帮我去处理这些事,如果我当时聘用一名会当家的助理,帮我做决定,帮我记录马仔们参加的比赛、以及他们所欠垫资的准确数据等等一些事,那我的投资应该是没问题的。再者,相比我而言,助理在处理问题上应该会客观很多,毕竟我常常因为马仔跟我的朋友关系而在处理一些问题上失了判断。比如说当某些朋友(同时也是马仔)已经欠了很多垫资后,由于我对他们的盲目自信,相信他们最后肯定能扭转局面,于是我就会把切断他们资金的事情一拖再拖。要是我有一位助理,作为旁观者的他/她应该就比我看得清楚,能够判断出这个已欠下一屁股垫资的朋友,在半年内继续输掉20万的几率比他赚20万的几率要高很多。 对于某些马仔,我们之间经常上演的情节是,我告诉他某场比赛他不应该打,因为价值不高或是难度超过他们的实力范围,然后他就会不停求我,接着我就会屈服,最终同意给钱他去报名,尽管内心深处我知道这是个不明智的决定,但我还是同意了。除了处理赞助马仔时会出现的一切琐事,我还野心勃勃地保持着自己原有的打牌时间,没有因为赞助马仔的事情而减少打牌的数量,于是就出现了我一边管理另外30名牌手,比如给他们转买入钱、忍受他们没赚钱、替他们闯入后期捏一把汗的同时,自己这边还保持着数量不减的工作量。这种想要鱼和熊掌兼得的做法导致的后果是,由于没法专注到自己的本职中,没法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所以我那几年的成绩开始受影响,况且,即便我这星期发挥好了,可如果马仔们没发挥好,我那星期基本就等于做了无用功。 一个很典型的故事就是2010年3月,我在全速扑克赢了一场周日大赛,拿了109,000美元的奖金,而那个时期正好是扑克之星SCOOP的后期,混线上赛事圈的都知道,SCOOP会连打三个星期,每天都有比赛,它是扑克之星推出的一场线上大型系列赛,在我夺冠的那个周日,因为花了不少钱赞助马仔们去参加1万美金买入的主赛和另一场高买入的比赛,结果,即便我在全速扑克拿了近11万的奖金,可那一天由于马仔们的垃圾表现,我依旧是亏钱的。 从这件事中我就应该学乖,在赞助马仔这件事上面缓一缓,减少一些马仔的数量,在做决定时更明智些,但事实却是我没有学乖,而只是把周日发生的这件事当做一个以后可以跟朋友调侃的段子和笑料来看,我其实是一个超级不看重钱的人,我觉得这也是很多成功牌手身上一个共同的特质,因为想要在牌桌上获得成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对奖金和成绩看淡一些,这么一来,我们才能在打牌过程中心无旁骛地做出正确的决定,尽可能多地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垫资是我做老板时没处理好的另一个大纰漏。天真的我曾以为自己投资的所有马仔,他们总有一天总能把垫资还清,在某次赢了一大笔奖金后把钱补上,可问题是很多马仔基本没有夺冠或拿大成绩的能力。除了有这种天真想法外,我还不按规矩行事,一般来说老板支付的垫资只用在马仔的买入费上,可天真烂漫的我却允许自己的马仔把垫资花在其他用途,自己无意间就把跟马仔的垫资搞成了贷款模式。比如最初的时候,当我知道有个马仔破产了,没钱付房租,没钱吃饭,为了帮他渡过难关,我就借钱给他用来支付生活的支出,然后把这些钱算在他名下的垫资里,可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当我开放了垫资的使用范围后,马仔们在我的默许下把垫资花在其他地方的时候就越来越多。其实这主要还是要怪我自己,毕竟最终拍板给钱的人是我,是我的纵容导致了这种局面,曾有一度,他们乱花钱的地步到了,有人甚至还把钱用在大麻费、嫖妓费上,最滑稽的是,有个哥们居然还以问我要垫资的理由把钱花在了买订婚戒指上... 现在回头看这些事情,自己都觉得一切听起来有多荒谬,但当时的我心里面的想法其实是,如果能够在生活上帮助我的马仔们,让他们过舒坦了,为了回报我的慷慨,他们应该会在打牌这件事上全力以赴,努力提高牌技,让我们彼此都赚到钱。可实际情况却是,这种做法让马仔们依靠我的资助不用费力挣钱就过上舒适的生活后,在打牌方面,他们却是心情来了才会去打一打,跟我期望的全力以赴完全不沾边。 听完这些荒谬事,你或许会疑惑在我为期两年多的老板生涯里,我的投资经历怎么还能做到半成功的状态?最大的原因或许是多数接受我赞助的马仔都是些靠谱的人,他们不会利用我和我的天真谋利,而是认认真真拿我投资在他们身上的钱去打牌,然后把挣到的钱分一半给我。有意思的是,虽然我自己没能在线下赛事拿到三冠王,可我赞助的马仔却帮我拿到了。我赞助的人里,James Dempsey和Ryan Welch拿了金手链,而Moshin Charania则登顶EPT冠军,获得金手链后Dempsey又在百乐宫的WPT五钻赛中夺了冠。除了这几位外,像Taylor Paur这些人也很给力,接受我赞助的那段时间,在线上比赛中拿了很多很多冠军。 每次我的老板生涯看起来好像要栽跟头的时候,事情又碰上了转折,在我赞助的一线马仔中,其中有一个人似乎经常是那位将我拉出泥潭的功臣。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2012年SCOOP开赛前,我又因为赞助亏了很多钱,亏到以至于再没有足够的资金赞助所有马仔去打即将开始的SCOOP。最后我决定放弃一些发挥最烂的马仔(欠下垫资大约300k那些),短期看这做法很亏,但长期来看,这其实是明智之举。 可就在SCOOP开赛前的一星期,事情有了转机,Mohsin Charania赢了EPT蒙特卡洛总决赛的冠军,拿了180万刀奖金,解了我的燃眉之急,他的部分奖金进入了我的扑克之星账号后,这笔钱又分流到了所有向我要钱打比赛的马仔们的账户里,而在那一个月的时间里,SCOOP每一场豪客赛的参赛名单里,必然出现有我那些N线马仔的名字,而他们去打比赛,呵呵,基本就是去贡献奖池而已。记得那次SCOOP最后一个周日的比赛,我闯入了某场单挑赛的Day2后期,撇开这场单挑赛外,我当时还开了另外8场比赛,除了自己打之外,我还不时地给马仔们转钱让他们去参加当日的赛事,以至于我那天在扑克室的转出金额达到了上限,扑克之星的月封顶转账是多少?不多,也就100万美金而已,这意味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我转给马仔们的垫资已经高达100万,可汇入我账号里的钱却离封顶数差了十万八千里远~~~ SCOOP结束后的几个月,马仔们又在当年WSOP几乎颗粒无收后(虽然Jason Koon拿了个亚军,却也没能填上无底洞),多亏了资金短缺,我终于决定收手不再做老板。当时想到仅是几个月时间,因为重复犯同一个错误,我居然把自己从一个靠谱马仔身上赚来的100万美金就这么败光了,想想真是滑稽。要是我只给那些靠谱的5-10位马仔投钱,很可能那段时期的老板生涯会是我做过的最棒投资。可因为决策不当,那段时光却成了我的一段败笔,几乎让我亏到“解放前”,同时还拖累了我自己在牌桌的表现。 在做老板的那段日子里,除了资金上的起起伏伏外,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曾经的朋友和马仔变成了最熟悉的陌路人。让我财散人也散的其中一个人就是我第一个赞助的马仔,虽然他把我搞得很惨,但因为他曾经是我的朋友,加上我知道他也不是故意要搞我的,所以这里就不提他的名字了。我且把这家伙称之为A,A的打法可以称为稳健也可以说成不出格,但实际是打得有些过于紧了。对于A这种打法有个好处,就是当我去看他比赛时,大多数时候我都能看出到底是该支持他对手跟注还是弃牌...... 当初是因为A欠了我一笔小钱,我才入了这个坑,选择投资他打牌,因为我想这应该是我拿回那笔钱的最快方式了,除了能尽快拿回钱这点外,赞助他的另一原因是尽管当时我还不怎么了解他,但我挺喜欢这家伙,所以也愿意看到他过得好,我以为在我的指导下,我们可以一起努力帮他把牌技提上来,帮他尽可能地利用好他紧人的形象。这个计划的起步挺不错,A很快就赚回了欠我的那笔钱,赢了之后他也第一时间把钱还给了我。我们每天都交流一些关于扑克上的事,我能从他身上看到很大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则直接体现到了他的成绩中。 接触多之后,我们变成了挺好的朋友,连着两年WSOP开赛期间,A都跟着我一起住在我们在拉斯维加斯租的房子里,除了一起在拉斯维加斯住,我和他还一起在澳大利亚住了几个月,对于我而言,A不单纯只是一位我赞助的马仔。有次A凌晨5点带着两个脱衣舞娘从Spearmint Rhino脱衣俱乐部回来时,我用现金给他结完他当晚的全部消费,然后把这笔消费算到了他的垫资里。A对我很诚实,老实告诉了我为什么Bax和Sheets不再赞助他的原因,原来他有买体彩的习惯,在接受他俩赞助的时候,他把那些让他用来打牌的钱挥霍到体彩上了。A说的这些话让我顿时警觉了起来,接下去一连几周,我都会登入他的账号去查他的支出明细,不过连着几周都没发现问题之后,他身上的这个隐患被我抛在了脑后。再加上A经常能还清他的垫资,并让我赚到一些钱,我想如果他真的故技重施,我可以在他坑我之前及时抽身,不过我打心底认为A不会坑我,毕竟我们关系那么铁,他要是把我坑了,他应该再也找不到人给他赞助了,而且我也天真的以为,A是不会像对Bax和Sheets那样对我的。 前两年的时候,我的这种推断都没有错,直到2011年2月,那阵子A打得很顺,连着在扑克之星的周日赛中拿了两个亚军,两周内挣了10万刀的奖金,但那时候是线上比赛买入超贵的阶段,因此我的马仔们很容易就欠上一大笔垫资,A也不例外,他这两周挣得钱其实最终都会入我的账户。A盈利后,我就让他把该转的钱转给我,他赚了一小笔之后,对我说他这周的转账封顶了,等恢复之后我会立马把剩余的钱转过来给我,鉴于他是个有前科的人,其实他说完这些话之后,我应该时刻留心他是否已经转账这件事,毕竟那不是一笔小数目,但那时候的我,天真是我最大的缺点,因此我是过了很久才想起要查账这件事。 我给A发信息,但这一次他没回我,可我知道他是在线的,顿时心里一沉,觉得不妙,他居然连回复都不回复我了,心理郁闷的感觉渐增,我想了解情况已经糟到什么地步,而心里已经把情况往最坏的地方想了。我猜A可能是对发生的事情觉得抱歉所以愧对于我,这才没有回复我的,在我第一次给A发消息后的48小时,有个人发消息跟我说想加我的MSN,他可以解释发生了什么事情。 听完这个人的解释后,我才知道A过去几星期又开始买体彩了,从最初的5000块,输到10,000,最后是20,000刀,A这种是典型的赌徒心理,总想着回本,却没有想过收手,停止这种烧钱的行为,好好承认自己一开始就错了。可现在,A已经没办法把钱还给我,我生气的原因有两个:①那真的是挺大一笔钱;②我们关系那么铁,如果一开始A就过来跟我说清楚,那这笔账应该是可以很轻易就可以一笑泯恩仇的,毕竟他清楚我知道他的过去,所以我是可以做到通情达理的。 这件事发生后,我对A的信任完全没有了,我知道自己再也不会对他赞助一丁点。对于A而言,接受赞助打牌这条路已经被堵死,他只能离开扑克圈,到社会上去找一份真正的工作,而我只能接受现实,跟那笔钱say goodbye。可笑的是,这事之后,A居然还会时不时在脸书给我发信息问我借钱,理由五花八门,比如有次他说: 这条信息可能会石沉大海,不过不知道你会不会考虑给我转5000块钱?这笔钱我会在后面6个月,每月的20号分期还你,每期1000。我打算租套房子,不过他们需要先缴3个月的费用,这笔钱我出不起。我每个月是20号发工资,数量是3500,后面6个月每次还你1000,这样你就能赚1000。当然,如果你不借,我完全可以理解,不过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有机会证明给你看我还是值得信任的。还有,祝贺你取得那么好的成绩,光是看着就让人觉得牛逼,对了,你现在可不可以先给我转400星币,几个小时后我会转回450给你?当然,要是你不转,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用说,我肯定没有蠢到还给他机会,又转钱让他去抓住“赚钱的机会”。 另一起赞助事故发生在B身上,我曾经和这位B的关系很好,甚至跟他同居过一年,但现在我们已经三年多没说过一句话了。B在扑克圈混了很多年,虽然线上成绩不错,可他在线下也没有拿过什么大成绩,说到对扑克的热情,B的热忱完全可以跟我媲美。 不幸的是,我们俩的赞助和被赞助关系从一开始就没有起个好头,一直到黑色星期五事件出现时,B欠我的垫资已经有10万刀,虽然他已经欠我那么多钱,可我觉得自己了解他的实力,认为他是有能力做一个盈利型牌手的,所以我给了他和另几位马仔跟我一起搬到塞浦路斯旅行打牌的机会,而我会承担他所有日销和旅行支出,以及他在线上和线下打牌的所有花费。 我在塞浦路斯找的那个房子真是个超棒的单身公寓,有四间卧室,每年租金5万欧,不过想到我自己计划挣的钱,加上那些决定跟我一起搬到这里一起打牌的马仔,我觉得我们一起努力,应该可以很轻松就赚回这笔租金。我们的计划是:旅居外国,在吃饱睡好的时候打牌,同时找些好玩的事情做。这次旅行对我来说似乎是一个可以让我摆脱社交恐惧症的好机会。 虽然在塞浦路斯那段时光我通过打牌挣的钱不如预期的那么高,可总的来说,那段经历真的很棒,那是我永生难忘的一段时光。那段时间的经历让我有一种重回大学时光的感觉,就像度过了一个永不会结束的假期一样。同时,我还是跟朋友一起做着自己热爱的“工作”,而一旦他们中的谁赢了钱,我就能从中抽取50%的分红,那感觉真是爽。我们在塞浦路斯那段时间,之所以没有挣到我预期的钱,原因应该是我们轰趴的次数太多了,去那里之前,我所计划的在屋子里好好打牌真是太一厢情愿,因为我忘了把潜在的会让我们分心的夜里的精彩活动给漏算了。由于时差的原因,我们根本没办法晚上出去混的同时还能收心回来打牌,打牌和鬼混,打牌常常是被抛弃的那一个,再加上我的社交手段和自信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我也希望能够多出去一点,多约一些姑娘,多交一些新朋友。 在塞浦路斯那一年,B和我简直是砣不离称秤不离砣,几乎什么事情都一起做,关系因此变得很亲密。因为B,我们结识了很多漂亮女孩子,去玩了很多塞浦路斯的好地方,住在这里开始觉得像是住在家里一样。B人缘很好,是他帮我解决了我的社交恐惧症,我用钱回报了从他身上得到的好处,白天或是晚上去玩的钱,甚至他抽大麻的花销我都给付了,付钱的时候我安慰自己从长远来看,这些钱我是能从他身上要回来的。 不过那真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我垫付给B的钱,虽然他偶尔能从线上赢一些回来,但一转头他就又把这些钱输光了,不仅输光了他所赢的,在下一场线下比赛中,他的垫资又会多上一笔。对于B提出的要求,我是真的很不懂得说拒绝,会让他去参加一些对他来说很难的比赛,可他在那些比赛里,他简直就是一条任人宰割的鱼。B欠我的垫资开始像滚雪球那样,越来越多,多到我都不敢再记账,怕承受不了那个真实的数据,不过照推测,我猜他当时欠我的钱已经滚到50万。 虽说B已经欠了我那么多钱,可我们之间的关系依旧没受影响,直到WCOOP开赛前两周发生的那些事,到了那一刻我们两都清楚我的老板生涯基本已经算是结束了。当年的WSOP之后,我基本砍掉了大部分马仔,希望精简马仔队伍(从原来的30削减到5个),我可以依靠仅剩的一点资金重头起步。可WCOOP让我正式停止这种投资行为,WCOOP开始后的十天,我就知道自己不能再继续投资别人了。 这期间的某天早上,我一大早给B发了信息,跟他解释自己不再赞助他的原因,然后让他把账上我给他转的钱还给我,因为我们之间有时差,发信息的时候对我来说那是早上,可在他那边,他已经开始上线打牌了。B问我能不能再让他多打一天,出于停止协议的愧疚,我答应了这个请求。几个小时后,B参加的比赛还剩最后一场没打完,那是一场比较大型的109买入的比赛,其他比赛他的成绩都不佳,但那场比赛还剩18人时,他还在参赛中,头奖有24,000美金,如果他赢了,那我们之间的结束还可以有个比较不错的结局,但说实话,跟他欠我的钱比起来,这点奖金真的是小巫见大巫,可如果他能赢,我觉得这对我来说还是挺有意义的。 雷到我的是,不知道怎么回事,B突然开始用这场比赛来要挟我,他说除非我能在他的奖金中分一点钱给他,不然从说这话开始,他就每手牌都全下,直到被淘汰出局。对于一个垫资已经累积到25k的马仔来说,这个要求其实已经算过分,更何况B欠我的垫资已经高达50万,而过去这些年我帮他付的生活费、旅行费用和各种杂七杂八的钱,他居然还好意思跟我提这种要求!!在我看来,看在这些年我那么相信他的份上,出于对我的回报,B其实应该有这个自觉去赢下这场比赛。 最后,B拿了第四名,奖金不到1万刀,而这整件事对我来说已经给我留下了一个很深的伤,我跟他的事情让我有种吃了哑巴亏,吃了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经过一些商议,我们之间的合作正式终止,合作结束后,B从来没有跟我道过歉或是主动来关心一下我的近况。 现在回头想这件事,感觉自己真是傻极了,也觉得这个人绝对不可能再成为我朋友,这么多年来,为了满世界去过一种奢华的生活,他一直在利用我和我的钱,我想,我从他身上学到的教训,自己却在撞得头破血流后方能认清...... 所以说,若是以后碰到有牌友找你们赞助他打牌,各位粉扑还是三思而后行吧,毕竟连线上MTT第一人都被这种事坑到金盆洗手,坑到跟朋友绝交,大家还是悠着点得好~ - 0
- 0
- 0
-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