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0 讨论 0
Doug Polk眼中成功牌手身上的四个特质
德学院官方2018.10.01 发布
扑克圈里的牌手类型也是各式各样的,你能碰到像Phil Hellmut这种很善于在电视作秀的玩家,也能遇见像Fedor Holz那样年纪轻轻就碾压豪客赛的天才小鲜肉,但不管牌手们的气质有多不同,那些挤入了金字塔顶层的精英职牌们,这些成功牌手身上其实都存在着某种相同的特质,而以下4种特质应该是对他们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的。 第一种就是强大的自制力,在这4种特质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自制力这个特质,它对于牌手的影响,就和它对于一个人在追逐其他事业时的影响一样,很强的自控能力能够帮助我们走更远,这种特质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之大,从我们离开牌桌之后在学习和演习技术之上的态度就可窥见一斑。在多数玩家心里,相比看书看策略看教学视频,我们当然是更享受打牌的时光,但钻研技术和理论却能让我们在牌桌上赚到更多钱也玩得更得心应手,而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的牌手,Ike Haxton和Erik Seidel就是两个很好的例子,两位对于策略的钻研似乎是永无止境的,所以他们一直可以保持很强的竞争力。 自制力除了能在学习上起到作用,在牌桌上做决策时也能起到很大影响,你是否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弃牌,是否能在不是那么赚钱的时刻果断起身离桌,是否能在自己状态不佳的时候忍住不去打牌等等,在这些时刻,只有良好的自制力才能帮你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二种特质是良好的情绪恢复能力。作为一名牌手,你的盈亏可能会经常处在一种波动的状态,而这种波动一般指的是很长一段时间的下风期,在这种时期,就算你在牌桌上做出的决定是正确的,结果也很可能会不尽人意,而优秀的玩家在面对这种波动的,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很强的,他们有能力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种艰难时刻,并在手气极不顺的时候保持乐观的心态,就算连续被BB,他们也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快恢复到最佳状态。对于一名牌手来说,如果想要保持长期盈利,稳定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态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关键的。 虽说资金管理这个词已经被说烂,但拥有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力对于一名牌手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而这也是成功牌手们身上4个共性中的一个。 平时我们通过媒体看到的常是牌手们出入各种高额桌和奢华酒店的新闻,对于那些不了解这一行的人,他们就会误以为牌手是一份很高大上的职业,可事实上在这个圈子里,大多数职牌其实过着的都是精打细算的日子,而那些处在金字塔顶层的精英牌手们,如果没有良好的资金管理能力,他们根本不可能取得那么高的成就。 在这个圈子里,无数玩家曾因为想要挤入金字塔顶层而去玩一些他们的资金负担不起的游戏,最终面临破产的局面。对于牌手来说,波动和下风期是完全不能避免的,为了把波动的影响降到最低,顶级职牌通常会早早就做好应对下风期的准备,除了只玩自己承担得起的游戏,很多牌手常会通过出售自己的股份或是找赞助的方式,来分担打牌的风险和去玩用自己的钱玩不起的高级别游戏。 想要一直在这一行走下去,我们需要理智地分配自己的资金,不能因为一段时间的上风期赢了很多钱就盲目地过一种奢靡的生活,这个圈子有很多人因为拿了一次冠军,一下子拥有一笔巨款的他们由于花钱无计划,花钱如流水而最终被打回原形甚至更糟,所以就算我们赢了一笔很大的奖金,我们也应该有计划地去支配这笔钱,只有理性消费,我们才能有资本走得更远,毕竟在牌桌上,只有用钱才能生出钱来。 第四种特质是:良好的学识。说实话,想要通过打牌获得成功,没有一定的学识和智商其实是挺难办到的,在那些顶级牌手中,他们中很多人其实都是学历很高或是学识很丰富的人,比如经常玩高额桌或豪客赛的Pratyush Buddiga,他很早以前是全美的拼字冠军,而全球线下赛事盈利最高的女牌手Vanessa Selbst,她就是耶律大学的高材生,而那些成绩很好的德国牌手们,他们中很多人的学历都是很高的。 虽说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很可能是天生的,但我们的学识却是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提高的,想要在牌桌上一直保持稳定的盈利,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维持自己的竞争力,在互联网发达的时代,随着行业的发展,网上已经出现了许许多多可供我们使用和学习的资料,如果我们能够一步步从基础理论学起,然后发展到钻研高级理论,那我们有一天最终也能像顶级玩家那样,做一个稳定盈利的牌手,毕竟勤是能补拙的。 - 0
- 0
- 0
- 0
眼睛是“底牌”的窗口:你能从对手眼中看出他是什么牌吗?
德学院官方2017.10.11 发布
透过一个人的双眼来感知他是生气还是开心,放松还是紧张,或是其他情绪...这种能力能在牌桌上帮你的大忙。 上周我在听一档电台节目时,听到主持人采访哈佛大学的神经学家。这位专家正在研究“自闭症谱系障碍”。他的一位研究对象John Elder Robison写了一本书,谈了自己的整个经历。 简单来说吧,这位专家的实验是用磁能量来刺激大脑中特定的区域。所产生的电流要么会加强某些脑回路,要么会抑制某些脑回路。 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人通常很难理解其他人的视角或心态,其中一种体现就是他们无法辨别他人的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试图用磁能量来刺激Robison先生大脑中被认为在抑制情绪反应的部位。能对情绪产生反应还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当你感到悲伤或害怕时,却依旧要继续执行某些任务。 研究的结果是,他突然能够对音乐产生情绪反应了。我们感兴趣的点是,他获得了辨识他人情绪的能力,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这个结果证实了一种有趣的可能性,自闭症谱系障碍中的情绪缺失并不是缺乏内在的情绪感知能力,而是大脑回路在必要的时候过度活跃起来了,从而抑制了情绪。 这个节目让我想到,成功的扑克玩家非常依赖于深入其他玩家的想法和情绪。这是人类天然存在的一种能力,以至于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习以为常,完全不会去思考这回事,就像我们大部分人不会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能走路。 在扑克中解读其他人的情绪 在《星际迷航:下一代》中,里面的主角们经常一起打牌。这其中就有舰队顾问Deanna Troi,她一半是人类,一半是贝塔索人(这是一种类人类的种族,具有心灵感应的能力)。但由于她的父亲是人类,她并不能真正做到心灵感应,只有移情的能力,能够细致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绪。 听到这里你肯定会想,她这种能力放在牌桌上简直有如神助。能够感知到对手是强还是弱,或是自信还是恐惧——可以让她准确区分出对手是在诈唬还是在价值下注,还可以看出对手的牌是不是弱到可以被诈走。只可惜,剧中完全没有提她的能力是不是会影响她的牌技,所以我们也只能瞎猜了。 不过,对于能够感知他人情绪这个能力的另外一个极端,我们倒是有扑克玩家的真实例子可看。这个极端就是“自闭症谱系障碍”。他们不能像正常人一样透过别人的眼睛来看待当下情况,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正确解读他人的情绪。 我有个朋友就是这种情况。他叫Tony,经常发博客分享他在扑克中的成功与失败。(注:我用他来举例并非泄露隐私,他曾公开说过医生诊断他患有阿斯博格综合症,属于自闭症的一种。) Tony是位很有能力的牌手,在拉斯维加斯狂虐游客,用赚来的钱养活了自己很多年。但在读他博客中的牌局记录时,你会很明显感觉到他的思考一直困在“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之间。 思考的“第三等级”是指,你能读出对手读你有什么牌以及他会如何读你的行动。这就要求你把自己置于对手的立场上,了解他是如何读你的。当Tony描述他认为对手在想什么时,作为一名正常人,即使并不在现场,也能明显感觉到他的判断差之千里。 能带着这种思考上的硬伤玩扑克玩到衣食无忧,我也是很服气的。如果换成我是他,我肯定做不到这么好。 我也把这篇文章的初稿发给Tony看了,询问他是否想加点什么内容。他回复道:“我在打牌时,会很努力地去想别人有什么牌。但我发现,当我期望别人按照我的想法来打一手牌时,我就会给自己惹大麻烦,这经常对我造成影响。” 这种危机并不仅仅发生在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人身上,只不过在打牌时,这种特征会更加明显。 发现和解读扑克马脚就是要你深入到其他玩家的头脑中去。你必须善用他们所泄露出来的线索,不论这些线索是细微的还是张扬的,你都要从中搞清楚他们在想什么,甚至有时还要搞清楚他想让你怎么想他。 这个任务跟辨识他人的情绪状态有所关联,但又非常不同。在扑克中能做到这一点非常有价值,因为知道别人是生气还是开心、放松还是紧张、无聊还是有聊、疲倦还是精神、绝望还是自信等等都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这些情绪状态会强烈影响他们会如何打牌。 测试(或提高)你解读他人情绪的能力 你善于解读别人的情绪状态吗?几年前,《纽约时报》刊登了一个测试,让读者根据相片中人们的眼睛来辨识他们的情绪。相片中的人除了眼睛之外,其他部位都遮起来了。我也做了这个测试,成绩还算不错,但我女朋友的成绩比我还要好很多。所以你可以想象,她解读别人心情的能力要比我强的多。如果你也对这个测试有所好奇,可以点开这个链接亲测一下: http://well.blogs.nytimes.com/2013/10/03/well-quiz-the-mind-behind-the-eyes/ 在做完这个测试后,你还可以做另外一个练习。下次当你跟陌生人玩现场扑克时,不论是锦标赛还是cash游戏,你一坐下就要马上按顺序观察桌上每一位玩家,然后根据他们的面部表情,用一个词来总结他们每个人的情绪状态。然后,随着你收集到更多关于他们的信息(通过对话、身体语言等等),就可以判断自己最初得到的评价是否正确。 肯尼·罗杰斯那首著名歌曲“Gambler”中有句歌词就是这样唱的:“从看穿他们的脸/来看穿他们的底牌/通过他们的眼睛/赚到能活命的钱。” 怎么样?你能做到吗?如果不行,还有一个好消息。这个技术是可以后天学习的,任何人经过勤奋的练习都能得到提高,即便他患有与情绪相关的疾病。所以,一起努力吧! - 0
- 0
- 0
-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