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0 讨论 0
玩线上扑克老亏损,究竟是你坑还是有猫腻?
德学院官方2020.07.06 发布
“线上扑克太坑了!” “XX平台的发牌系统一定有问题!” “XX平台为了从大底池抽更多水,他们一定是故意同时给很多玩家发大牌!” “我玩线上扑克被爆冷的次数太多了!一定是平台发牌有猫腻!” ...... .... .. 这是不是大家经常跟牌友聊天或在扑克论坛听到的台词? 平常脑子里会不会时不时冒出一种阴谋论,不管是在哪个网站或线上扑克室打牌,总感觉自己被平台盯上,认为那些人在暗处想尽办法坑我们的钱? 当经历了一次又一次cooler、bad beat、对手靠河牌绝杀从我们手中抢走大底池后,心里是不是开始渐生绝望? 绝望之后怎么做?我们根本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只会抱怨平台坑,只会对奇葩对手的打法口吐芬芳,只会怪发牌系统有猫腻,可我们在线上扑克经历过的倒霉催事情难道罪归祸首真是发牌系统?那些线上扑克室是真的不干净?如果不是,可为何我们总感觉它有问题? 痛苦的记忆在脑中更深刻 对于过往的经历,我们更容易记住那些不好的事情,有人或许会辩驳,可这却是个不争的事实,研究表明这是人类进化的结果,由于人的大脑会装载大量信息,而大脑中与记忆相关的那块区域会因悲伤或愤怒这类负面情绪变得更活跃,因此我们需要通过记住那些不好的经历来提醒自己,以便在未来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 可在游戏发生的事情跟生活的经历却不同,玩游戏的时候,若结果是不好的,有时候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犯了错,不能说明我们做了错误的决定,很多时候我们虽做了正确的决定,可还是输给了运气,但我们的大脑却没办法消化这种坏结果,于是自然而然地,我们就只记住了被爆冷,被对手绝杀的情况,却忽略掉我们自己也有在河牌绝杀别人时候,相比自己被爆冷的经历,我们让别人爆冷的那些记忆在自己的大脑中却更模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感觉自己比别人衰,觉得发牌系统是在针对自己的原因。 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反思,或利用像Poker Tracker这样的软件去查看自己在平台的牌局历史,看看自己被爆冷的次数和我们绝杀别人的次数是否会差很多,当你真的查过之后,你会发现事实跟自己所认为的很不一样! 更快的节奏→→更多大底池 感觉平台有猫腻,除了主观因素外,还有客观因素的影响,比如游戏的节奏。跟线下游戏(朋友局、当地俱乐部的局)或堵场扑克室不同的是,我们在线上打出的手牌数会比在线下扑克多很多,如果玩多桌的话,一天时间甚至能玩数千手牌,可在线下玩牌的话,荷官发牌的速度慢、玩家的行动慢,于是我们打出的手牌数就会少很多很多。 这说明什么?说明相比线下扑克而言,我们在线上打牌的话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经历更多。就现代扑克而言,我们无需像老一辈的牌手那样要经历多年的实战才能精通这个游戏,以前的牌手能参加的赛事屈指可数,能玩的现今局少之又少,但现在的我们通过线上扑克平台一年就可以打出上百万手牌,因此我们撞上大牌和玩出大底池的次数是呈几何倍数增长的,相比线下扑克而言,由于在线上玩的手牌数更多,看的牌面更多,就会更容易遇到四条、同花顺这种超强牌,于是就会更常经历对手翻前落后我们N条街,可河牌却奇迹生还反超我们的事情。 说到底,德扑多少还算个碰运气的游戏,且游戏中的不确定因素太多了,就拿地表最强起手牌AA来说,翻前用它们和任意一手牌打到全下的话,AA的赢率是85%,可因为我们在线上扑克打出的手牌数很多,所以就会更容易碰到AA被搞残的惨剧,若说十次中遇不到两次,但至少会被弄残一次,这时候如果把责任怪到发牌系统头上,它冤不冤?毕竟你AA被搞只是个概率问题啊! 对手范围鱼龙混杂 影响我们判断的客观因素还有一个,那就是线上对手的水平太参差不齐,先说微级别的现今桌,我们可能会在这里碰到很多玩家用各种我们称之为不惧可玩性的奇葩牌型入局,有人会觉得对手这么做很没道理,很不可思议,但微级别游戏里的玩家,因为是微级别,所以入局的成本很低,人家用72o之类的垃圾入局就是为了弄残你的AA,这么做不需要什么理由,就是图个刺激,找个痛快! 再者,很多线上平台是面向全世界玩家的,所以你碰上的对手,尤其是在低级别游戏中,那都是形形色色的玩家,很多人用来入局的范围都相当垃圾,就算你用地表最强的范围入局,可也耐不住坑货多啊,所以总会时不时被那些垃圾牌给搞一搞的! 不过在较高级别的游戏中,你的对手多数是TAG类型的玩家,他们因为开多桌的缘故,在每张牌桌玩的手牌数就不会太高,那么当跟你对局的人是他们的时候,你撞上大牌和遭cooler的概率就更高了,但这都不是发牌系统的错,也不是说发牌系统或平台特意针对你,只是因为线上扑克就是这种尿性,游戏的环境就是这样,所以相比线下扑克而言,你在线上会经历更多cooler,经历更多对手拿着最强坚果牌而你只是第二大坚果牌的情况。 线上平台没猫腻,输是因为你技不如人 很多人输了之后,特别是输给拿着烂牌的鱼时,阴谋论就出现了,他们认为是线上扑克室为了留住那些鱼,所以故意给他们发好牌,让这些鱼不用输太多,免得他们一气之下就离开扑克室;另一些人则是因为有几次在拿了KK碰上AA,或拿了QQ碰上两位对手分别拿了AA或KK后,就自以为是平台故意做的手脚,为了让玩家打出更多大底池,平台从中抽更多水,所以就在发牌系统做手脚。 可这些人如果能考虑到平台对发牌系统做手脚后会产生的负面影响,那他们就会意识到自己的阴谋论有多荒谬。 若是为了不让鱼输太多钱而故意发好牌让他们赢,那鱼赢的钱就得由常客玩家买单,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存在职牌靠玩德扑挣钱谋生这种事了,因为发牌系统不是站在他们这边的,所以这些职牌想要挣到钱太难了。 此外,线上扑克室都是利用RNG(随机数生成算法)进行发牌,若想故意给鱼发好牌,他们就得主动去干预RNG,重新设计一个系统来识别哪些是鱼玩家,然后再使用这个系统给这些鱼玩家发出好牌。先不提重新开发这样一个系统有多难,首先这种做法本身就是违法的,若是监管机构发现有平台利用这种方式去谋取更大的利益,平台面临的不只是高昂的罚款,同时还有牢狱之灾,因此在知道这种行为会带来如此严重后果的前提下,平台是不会傻到冒这样大的风险去开发这种“偏心”系统的。 再者,一个平台的维护是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在做这件事,倘若线上平台真的有问题,他们真的开发出了这种系统,那这件事一定会被泄露出来,如果真有平台敢这么干,他们的行为早就在圈子里闹得沸沸扬扬了,而不是只有你自己在暗自怀疑,对于平台而言,做这件事的后果太得不偿失了,与其把心思花在歪门邪道上,还不如把时间用在该如何吸引新用户和留住老用户上呢! 所以说,玩线上扑克老输钱,究竟是你坑还是平台有猫腻?大概率还是因为你自己坑,如果你还不信是自己坑,还在怀疑平台有猫腻,那你想想如果平台真的坑,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把玩线上扑克当做一种职业?如果靠线上扑克不能挣到钱,怎么还会有那么多常客玩家和牌农(grinder)每天在平台上兢兢业业?若这些人可以赢,为什么你不能?难道平台的猫腻专门是用来骗你的? 最后八卦一下,各位牌友心里是否有过线上平台存在猫腻的念头?如果有,是什么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你是否能拿出有力的证据证明你的观点?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你们的看法~ - 0
- 0
- 0
- 0
扑克圈买卖股份或拉赞助藏的猫腻你懂多少?
德学院官方2017.09.28 发布
听过“占股份”或者说“拉赞助”这个词吧?如果你的朋友中某人是牌手,你或许是听过的。从我入行到现在,过去十年间,扑克圈买卖股份这件事发展得如火如荼,尤其是在比赛圈里,当然啦,cash圈也有这种买卖,但主要还是比赛圈。 如果处理好了,这笔交易对买卖双方都好,但要是做不好,卖那一方的牌手之路就可能会因此断送掉,而买卖双方也可能会牵扯出一起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纷,这种纠纷在扑克圈中闹得人尽皆知的还挺多。 说到这里,大家或许会觉得下面可以听到有关“纠纷”的八卦了,不过捏,想听八卦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因为下面要讲的是“扑克圈中买卖股份”里的一些正事,而不是要聊因这件事引起的纠纷。 好了,言归正传,我们先从“扑克圈拉赞助”的定义说起... 拉赞助 扑克圈中的“赞助”指的是:一位投资人(俗称老板),把钱投在了一位他相中的牌手(有人把接受股份的牌手叫马仔)身上,以换取牌手盈利中的部分收益。一般来说,老板会承担所有风险(指的是老板会为马仔所有输的钱买单),作为风险被分担的回报,如果马仔赢了,他就要根据自己和老板之前签下的协议,交出盈利中的部分收益,通常是对半分的情况。 首先呢,能够被人投资或赞助,这对于几乎是每一个人来说,听起来都极具诱惑。 从定义来看,被人赞助打牌就像买了保险,就算是在下风期,你打牌亏的钱也不是你出的,这事儿听起来多美好? 被老板赞助后,你打牌就没那么大压力,就不用担心输钱被割肉,也不用担心短期的成绩,还有啥事能比这事更美的? 拉到赞助后,你就可以在自己不掏一分钱的情况下,就升级到更高级别去打牌挣大钱,这多好啊,是吧? 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那些听起来美好到不太真实的事情,事实上,它是有诈的。 那么,在扑克圈“找赞助”这件事上,所谓的“诈”指的是什么? 想必曾被赞助过的牌手看到这个字眼时,可能会产生一种心有戚戚然的感觉,心理会跟着冒出一种不爽。 “垫资”条款 事实上,每一份赞助合同中基本都会附加一个“垫资条款”,如果没有这个条款,从长远利益来看,老板投资马仔的这笔买卖基本是亏的,“垫资条款”的出现是为了让老板的投资能够有一个保障。 比方说,合同正式实施的第一天,如果马仔在那天输了2000美元,那他就有2000美元的亏损要补上,若是马仔在第二天赢了3000美元,他只能拿走其中的500美元,3000中有2000要用来填补前一天的亏损,剩下的1000美元才是五五分。 虽然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垫资”看成是债务,可它的实质就是一种债务。 倘若马仔没有把老板垫付的钱赢回来,他有三种方式摆脱这笔“垫资”: 1、老板终止合约 2、马仔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钱把亏损填上 3、退出扑克圈 如果说马仔决定改行,决定正式退出这个圈子,根据协议,他不用还这笔钱(前提是退圈),但若是哪一天他再回到扑克圈,只要他在牌桌上挣钱了,他赚到的每一分钱都要用来把之前老板的“垫资”补上,直到钱还完后挣的钱才是马仔自己的,所以说,就算很多人不愿把“垫资”看成是债,但不管怎么看,它的实质就很像是一种债。 下面,在说“赞助”的“好”与“不好”之前,先来说说我们要如何去考虑cash和锦标赛中赞助行为。 Cash中有关赞助的二三事 打个比方,比方说你主要玩的是$1-$2的cash,在这个级别的游戏中,你开始盈利已经有一段时间,关于打牌,它可以说是你的主业,也可以说是你的副业,或仅仅是你的一个爱好,一个可以帮你赚到钱的爱好。 因为这段时间一直在盈利,你开始考虑升级打$2-$4,可又怕自己万一打得不顺亏钱,于是你想到了拉赞助。 这种想法乍一看挺有理,可如果从赚钱的角度看,你在这种状况中考虑拉赞助其实是不合理的。 如果你拉到赞助,根据合同中的条款,你在$2-$4中的盈利要跟老板五五分成(多数赞助合同的分成都是这种比例),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你在升级后赚的钱跟你在$1-$2级别中赚的钱其实没太大差别。升级后唯一的差别是,你在2-4中碰到的对手,比你在1-2中碰到的对手难搞多了。 除非你在2-4级别中碰到的对手比1-2级别的容易对付(这不太现实),如果不是这样,那你升级后能赚到的钱其实会变少,倘若你完全不能适应这种升级,根本没办法搞定这个级别,那你就是不挣钱的,更糟糕的是,你不仅不挣钱,反而欠了老板的“垫资”,落到这般田地的你最后不得不降级回到1-2的游戏场,然后在那里赚回钱把欠老板的“垫资”补上。 其实如果你想升级,又不想自己完全承担升级的风险,你可以不用拉那种赞助,你可以选择这么做,你可以找一个可靠的朋友,跟他/她商量让他/她买你在2-4中某个session的股份,或是你在某个阶段内打的某个手牌数的股份,如果你赢了,朋友可以从你赚的钱中抽走他买下的股份对应的盈利,如果你输了,他也只是输了他买下的那部分股份对应的损失。 线上其实有不少网站和论坛是专门做这种事的,如果有疑问,你可以到这些地方找专业人士帮你解决问题。不过就上面所打的那个比方来说,最合理的选择其实是不升级,继续在1-2级别中grind,直到你赚够了可以让你升级的钱,培养出了能让你升级的自信后,你才考虑靠自己的力量升级吧。 当然啦,这也不是说玩cash的时候就完全不用考虑拉赞助,在某些情况中,拉赞助这种行为还是可行的。最可行的情况是这种:你在某个级别玩的手牌数已经到了很大的一个量,并且在这个量中,你已经成了一个有能力在这个级别稳定盈利的玩家,但出于某些原因(可能是把钱投在了其他地方),你打牌基金里的钱已经不够你在这个级别玩牌,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考虑拉赞助了。 在这种情况中拉赞助打牌,好过你用最后的25美元到低级别去从头开始白手起家要划算,毕竟你在这个级别已经是一个能够稳定盈利的玩家,找人赞助的话,你不用担心你们之间的交易会因为你牌技不行而出现“垫资”这种情况,你现在只是暂时的资金短缺,这种情况找老板买你的股份只是借钱生钱罢了。 比赛中的拉赞助 一个人在扑克圈生存时,从短期利益来看,他选择职业打比赛所经历的波动要比选择职业玩cash大很多。在比赛圈,牌手经历连输好几百场都不出成绩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尤其是选择打人数很多的那种比赛的话,这种情况更有可能发生。 对于一位锦标赛型玩家来说,他在比赛中的很大一部分盈利,其实来自于参加了上百场比赛后(也就是投入了上百个买入后),在其中一两场比赛里所获的大笔奖金。就算是世界上最厉害的锦标赛型选手,他们都有可能会经历一段好几个月都没有什么成绩的时光,然后“枯木逢春”在某一两场比赛中挣上一笔大奖金来填补之前的投入。 在cash这个领域,如果一个盈利型玩家账户里有一百个买入的储备,他打起来会觉得很有底,可如果是比赛的话,你很少听到有人可以在没输过上百个甚至上千个买入之前就能把钱挣回来的,所以出于这个原因,在拉赞助这个事情上,去找赞助的人多数是打比赛的玩家。虽说扑克比赛是最好打的poker,可因为打比赛的波动大,很多人又不愿意承担这种波动,因此这些人就会选择找老板,“卖身”给老板以冲淡这种风险。 有人会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但世上很多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相比那些找赞助的cash玩家来说,锦标赛型玩家找赞助的行为其实更容易理解,毕竟打比赛的波动太大,如果能够在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去冲击那笔最高奖金,那打比赛的人应该能够发挥得更好吧? 锦标赛型玩家处理波动的另一种常见手段是出售自己在某场比赛的股份,这种卖股份不像找赞助,买他们股份的人不用付完所有买入的钱,卖股份的人只会让买股份的人支付其买入的一部分钱即可(不过卖的人会把价格标高一些,高出的那部分价格有点类似比赛中选手要支付的那笔“服务费”)。 在这种情况中,买股分的玩家自己也要承担一部分风险,毕竟剩下的参赛费是他/她自己掏钱付的,这种卖股份和拉赞助间还有个不同,拉赞助的甲方为了让乙方的投资有一个保障,于是两人之间就出现了一个“垫资条款”,但是在卖股份这件事上并不存在这个条款,卖股份的甲方输就输了,他/她无需弥补乙方的损失。对于锦标赛型玩家而言,用卖股份的方式管理资金和分摊风险,会更好操作也更有效一些。 关于签订赞助前需考虑的方方面面、被赞助的优缺点和如何拉赞助的内容,我们明天在为大家奉上。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 - 0
- 0
- 0
-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