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0 讨论 0
Phil Ivey的案件有转机,丹牛一人血书求拍《赌王之王2》,扑克之星再爆负面新闻
德学院官方2019.09.27 发布
Ivey与百佳塔的案件有转机了 Phil Ivey与百佳塔娱乐场的法律纠纷简直是剪不断理还乱。百佳塔娱乐场一直在孜孜不倦地追回Phil Ivey欠他们的1000多万美金,但是最近又被横生出的枝节打乱了节奏。 首先,Ivey的律师主张,百佳塔扣押Ivey WSOP锦标赛奖金的行为不合法。 第二,双方的官司再一次打到了新泽西州的上诉法庭,并且要对本州的博彩官僚机构进行详细审查,因为他们几乎无所作为,对百佳塔和Ivey任何一方都没有进行支持。 争夺奖金之战 就在WSOP结束之后,我们看到一条消息,百佳塔向WSOP发出通知,要求WSOP不支付Ivey在$50000玩家冠军赛决赛桌拿到的奖金。 Ivey在比赛最终获得第七名,奖金是$124,410。不过很显然,奖金他一分也没拿到。WSOP接到通知后就扣押了奖金,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支票暂且由美国法警扣留。 不过Ivey这一方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拿出一份赞助协议,称大部分奖金应该属于他的赞助人Dan Cates和 Illya Trincher。 现在,他们称百佳塔的律师Jeremy Klausner没能遵守正确的法律规程,在递交冻结Ivey资金的执行传票时出了错。 原来这位律师并没有在这个州从业的执照,也没有按照要求,与当地有执照的律师有合作关系。 所以,Ivey的律师称,他们冻结资金的做法并不合法,应该撤销。 在上诉法庭占上风 内华达州这边还一团乱麻时,新泽西州的法庭掰头上周在第三巡回上诉法庭再次开始。 双方律师在法庭展开了第一场辩驳,不过具体的诉讼细节并没有公布。据说,双方都没有提出任何重要的证据。 上诉法庭要求娱乐场控制委员会和博彩执法局提供关于这个案子的简报,但是两方很显然都在推卸责任,把所有的事情都推给法庭来做。 娱乐场控制委员会通常的角色是调停和裁决玩家与娱乐场的争端。这次他们不提交任何有价值的文件,到底是对Ivey有利还是对百佳塔有利,现在还不清楚。 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任法官Marjorie Rendell对这一情况非常不满意,而且还表达出对Ivey的偏向。 “没有什么能瞒得住你们,”她对百佳塔的律师指出。“这些牌并没有做标记 - 对你们来说,机会是均等的。” 虽然今年早些时候,Ivey在案件中好像占了下风,但是现在看起来,如果他在内华达州的诉讼成功,或者上诉法庭继续对他有利的话,案件的前景对他来说可能会不错呢。 丹牛艾特Brian Koppelman制作《赌王之王2》 对扑克粉丝们来说,没有哪部电影会比《赌王之王》更有分量。这部1998年上映的影片演员阵容非常豪华:马特·达蒙,爱德华·诺顿和约翰·马尔科维奇都是其中的重要角色。 从商业角度来看,这部影片算不上特别成功。虽然影片的制作预算是1200万美金,最终的票房收入只有2290万美金,但是毫无疑问,这部电影是扑克粉心中的经典。哪怕电影已经上映20年,你还是能在牌桌上听到有人说里面的台词。 扑克粉们都热切渴望电影拍一个续集,现在他们有了一个特别强大的支持者 - Daniel Negreanu(大丹牛)。 最近,丹牛发推说,他特别想知道影片中的主角Mike McDermott最后的命运怎么样。 “《赌王之王》上架,所以我可以一直在电视上看了。我只是在想一件事: 我想看《赌王之王2》,我们都需要。 把它实现吧@briankoppelman! Mikey McD在维加斯到底怎么样了,什么时候知道结果都不会太晚的。我们都需要知道。” 你应该记得,《赌王之王》有一个开放式的结尾 - 马特·达蒙开车前往维加斯,追寻当时$100万的WSOP主赛冠军奖金。 丹牛这条推文得到了广泛的注意,也许拍《赌王之王2》真是有市场的呢。截止到目前,这条推文共有4000多人点赞,500人转发。在推特上,与扑克相关的帖子得到这么多关注并不多见。 丹牛直接艾特了《赌王之王》其中一名编剧Brian Koppelman。Koppelman在好莱坞很有名气,创作了不少佳作,比如《十三罗汉》,还担任过《幸运符》的制作人。 他确实回复了丹牛,但是把拍《赌王之王》续集的希望给打破了。 “不了,谢谢。我们知道我们做的电影,祝好。” 他还在后面发文提到他写剧本期间,给了他灵感的扑克传奇们。 “在创作《赌王之王》时,Doyle, Huck Seed,@phil_hellmuth, Mr. Chan还有《马脚书》的作者 Mike Caro给了我们很多灵感。我们知道Mike McD会想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他在帖子里还艾特了Phil Hellmuth,所以这位15条金手链得主喜滋滋地转发了这条推文。 可惜,广大热切的扑克粉丝们可能要失望了,因为《赌王之王2》不太可能拍摄了。 2018年10月,电影的主演马特·达蒙就直接讨论过这个问题,提到他认为电影不会拍续集的原因是,斗不过横扫全球的国际大片。 这几年,好莱坞上映了另外一部与扑克有关的影片。 2017年,Aaron Sorkin制作了电影《茉莉的私局》。这部影片根据Molly Bloom的自传改编,讲的是她为一些知名人士举办非法扑克游戏最后被逮捕的故事。 该影片在奥斯卡获得了最佳改编剧本奖的提名,不过票房并不是很成功。 据说,一部关于英国老年娱乐玩家John Hesp的传记电影正在制作中。Hesp在2017年WSOP主赛进入决赛桌。不过,最终的上映时间并没有确定。 扑克之星被荷兰博彩机构罚款€40万 这个星期,扑克之星又一次坐上热板凳,因为有报道说,它在荷官遭遇巨额罚款,然后在英国属地曼岛又爆发裁员事件。 首先,荷兰博彩机构(KSA)向The Stars Group下达了€40万的罚款通知,原因是“无证向荷兰玩家提供线上博彩服务”。 荷兰的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发现荷兰玩家在2018年7月到2019年1月期间,可以登录Pokerstars.eu,于是下发了正式的罚款。 还有其他线上扑克网站也收到了罚单,包括UniBet的母公司Kindred Group。除此之外,他们在2年之内都不能在荷兰运营。 下一件坏事发生在英国属地曼岛。有消息说,扑克之星要裁掉在该岛的80个工作岗位,而且还有可能在其他地方继续裁员。 上周四,扑克之星员工在一个会议上发出通知,将在年底之前减少450个工作岗位中的10个,然后可能在接下来的18到24个月再减掉70个岗位。 扑克之星母公司Stars Group拒绝对曼岛两个办公地点的裁员人数发表评论,但是证实了裁员这件事。 他们在发表的声明中是这样解释的: “我们的国际市场(扑克之星)在过去一年面临了许多的挫折,包括关键市场的瓦解。这引发好几个司法管辖地的裁员,包括这个岛。政府部门会帮助受到影响的员工,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去年,扑克之星透露说,英国属地曼岛总部有几位高级员工被派遣到马耳他和都柏林的分公司。 虽然存在冗员的情况,扑克之星称英国属地曼岛“一直都是公司至关重要的运营总部,而且依然会是。” 他们还说:“除了个别员工会受到影响之外,这则消息不会对整体的运营产生任何可预见的影响。” - 0
- 0
- 0
- 0
行业案件频发,扑克圈需要一个道德委员会做“城管”吗?
德学院官方2016.07.10 发布
黑色星期五事件虽然过去五年多,可全速扑克高层,比如Howard Lederer 和Chris Ferguson这两位,他们偶尔的冒泡却依旧会在扑克圈内引起众怒。 对于这些高层面对的窘境,牌手和扑克发烧友的意见不一,大体分成了两个阵营。一方认为全速会出现当初的局面,Ferguson这些人与整个公司的走向其实并无太大关联,而Howard的态度其实还好,因为他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做了一次看似诚挚的道歉。这一方对于Ferguson的冒泡并无太多说辞。可另一方却有不同的看法,这群人觉得Howard和Ferguson脱身得太容易,他们完全没有为自己犯下的罪行,为自己对牌手造成的伤害,对那些全速扑克的受害者做过补偿。这一方对于Ferguson的现身就有了颇多微词。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扑克的魅力已经蔓延到世界各地,但因为各国的发展情况不一,行业就容易滋生乱象,不管是企业与牌手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亦或是牌手与牌手之间的纠纷,为了解决这些矛盾,为了让大家在一个干净有序的环境中生存,我们这个行业有没有必要成立一个道德委员会?业界究竟需不需要一个“和事佬”为大家服务?监督各方的行为和责任? 我们这一行发展了那么多年,关于道德委员会这块内容并无太多先例可循,但其他行业,比如体育这一块就存在一个组织或机构去规范行业行为,管理和监督在行业中生存的选手或者企业,但扑克这一行就不存在具有同等职能的机构或组织。 Jesse Jones曾提出过组建一个世界扑克协会,但遭到很多扑克巡回赛和公司的质疑,他们认为一个单一的机构有什么资格对整个行业制定行规或进行监督?不过业界倒是一直存在一个赛事指导协会,协会的责任是为行业制定规则,对于它所创建的标准,整个圈子都挺支持,但对于扑克俱乐部或者赛事举办方来说,这些规矩并非强制执行的。 (Chino Rheem) 现已破产的史诗扑克联赛曾经建过一个道德委,并树立了一套供选手参赛是遵循的行为守则。Chino Rheem就曾被联赛禁过赛,原因是Rheem在拿下冠军后,被一堆牌手追着讨债,那些Rheem债主纷纷想从他在联赛中赢到的100万奖金里讨回属于自己的那份。因为这个事情,Rheem被联赛的道德委禁赛。委员会还曾经就是否让Ferguson和Howard参赛的问题投过票,虽说结果是他俩都被禁赛,但因此遭到一片褒贬不一的争议后,投票结果最终并未执行。 从全球来看,整个行业在赛事这块并不存在一套统一的准则,道德委员会的成立需要由业界内一家大公司牵头,为行业制定一套新规后才有可能成形。若想要大家都遵守这套新规,牵头人须得在行业内有些分量大家才会听话,比如WSOP、WPT或者EPT这些赛事巨头,为了让行业往良性的方向发展,他们其实有责任(也有这个能力)去为整个圈子制定一套行为守则,利用他们牵头组建的道德委去做决策和树新规,让比赛能够在信息和决策高度透明化的情况下进行。 这些巨头中,曾做过类似举动的只有WSOP一家,不过这种行为背后缺少了道德委的监督,也缺少了起码的透明度。WSOP可以决定对哪位选手禁赛,可以决定让某人无法进入凯撒旗下任意一间娱乐场娱乐,但这种决定是在没有投票或者公开的情况下产生的,这就会让决定看起来有些随意和靠不住。一套行之有效的准则应该是透明的,执行性强的,而做出决定的过程应该有选手代表参与到委员会中,并依据准则进行投票后才能算有效。 可从WSOP过去做出的决定来看,选手因作弊或其他不当行为被禁赛后,圈内几乎无人会对此提出异议,知名牌手被冒犯,破坏规矩后,因为可能会引起粉丝不满,这些人得到的一般不是禁赛而是警告。可主办方做决定的过程却是封闭随意的,没法为整个行业树立一种规范意识。 像这次Howard和Ferguson的事情,如果道德委存在的话,大家有守则可循,所以这俩人究竟是否该被禁赛就可以由委员会的成员做出一个服众的决定。大众的声音能被听到,选手的质疑能被纳入考量,这种情况下做出的决策才会受到较一致的肯定。 个人看来,WSOP或者WPT有可能会是第一个成立道德委的大赛巨头,所谓行业的一员,如果想要在良性的环境中发展,我们应该自己就提出要求,呼吁大牌做出行动,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大众的请愿和媒体的压力多少会带来些效果,当然,如果能有圈内明星牌手跟着一起行动,事情的进展可能会更快些。 大家怎么看呢?觉得我们这个圈子究竟有没有必要成立一个道德委员会?欢迎留言讨论~ - 0
- 0
- 0
-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