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0 讨论 0
作为一名娱乐型选手,我选择在WSOP期间只打低买入赛事,原因有这五个
德学院官方2018.06.25 发布
2018 WSOP已经开打。正如成千上万的扑克玩家一样,我也来到了拉斯维加斯。然而,你或许只能在卫星赛和一些低买入的小比赛中看到我的身影,而不是那些高买入的金手链赛事。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有以下五个。 1、对我来说,开心比钱更重要 我打牌的首要目标就是为了开心。打进一场比赛的FT就是最让我开心的事。当我打低买入的小规模比赛时,进FT的希望会比在Rio娱乐场里那些高买入的金手链赛事更大。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打进一场金手链赛事的FT不论怎样都是令人惊艳的举动,我只是说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相对更低。换句话说就是,在低买入的赛事中我能更频繁地进FT。虽然这些比赛的奖池不大,但只要能进FT我就很开心。 我的那些职业牌手朋友们认为打牌不看赢利只看是否开心是件很奢侈的事情,但我就是觉得开心最重要,因为毕竟我不是职业的呀。他们有需要支付的账单,而我没有。 2、我对扑克并没有那么擅长 跟那些牌手朋友们不同,我对扑克并没有那么擅长。要想在那些金手链赛事中撑到大后期,在我看来你必须挤进全部阵容中最顶尖的那5-10%。我认为自己在这样的阵容中顶多能挤进前10-20%。虽说这个实力偶尔也够进圈,但也仅限于此了。 而在那些低买入的小比赛中,我通常都能挤进前5-10%——在WSOP举办期间,当绝大多数高水平选手都去打金手链赛事的时候,我甚至还能挤进前3-5%呢! 3、协议分池对我更有利 低买入的小比赛对我来说还有一项“隐藏的福利”,这项福利在那些高买入的大赛中几乎不可能行得通,那就是在协议分池中获利。 鉴于我在这些比赛中占有优势,所以进FT的次数肯定会比普通选手更多。如果我以大筹码进入FT,那么除非我能在协议中获得巨大优势,否则我就会拒绝协议,因为在我看来我对对手是有优势的。但如果我是以短码进入FT,那么通常不需要我开口,也会有人提出协议,而协议内容通常都对我这种短码颇为友好。等等,你以为这就是全部了吗?下面才是真正的“隐藏福利”!在这些低买入的小比赛中,有时甚至泡沫还没破大家就开始协议了!这种福利对泡沫期的短码而言简直就是天堂福音好嘛?! 低买入赛事的参赛选手特别喜欢保留泡沫直接协议,因为他们很不喜欢“牌局同步”。试想一下,Rio娱乐场里的那些高买入金手链赛事,怎么可能出现这种“奇观”?! 4、我的账户资金不够大 打低买入赛事有一个很明显的好处,那就是你不需要准备多庞大的资金。每当我去打WSOP主赛时,我都会卖掉大部分股份,可即便如此也还是会花掉账户里大部分的钱。 那些打10,000美金买入赛事的选手很多都是将自己的股份分散卖出的。事实上,如果你不卖股份想要自己出资长期打这种级别的比赛,那你至少需要准备100万美金的账户资金。 所以你看,级别越低,所需的账户资金就越少。尤其是当这些小比赛的阵容普遍较弱时,这种成效就会愈加显现。也就是说你在这些比赛中胜算更高,那么就更加降低了对资金的需求。 5、低买入比赛遍地开花,无处不在 与高买入大赛想必,低买入的小比赛可以说随处可见。 我经常听身边的牌手朋友抱怨说自己又飞去哪里参加一场高买入大赛,结果悲惨地一轮游了。可由于同时间段内没有其他大赛可打,所以除非去打cash,否则出局的自己就只能在当地白白浪费一天时间。 然而,低买入比赛根本不存在这些问题。很多地方都提供日间/夜间锦标赛,你有大把机会度过一天时间。尤其是在WSOP举办期间的拉斯维加斯,我敢打赌每天开放的$100-$500级别的锦标赛至少在10场以上,你可以随意报名,大把机会让你进FT。而对于那些高买入的大型赛事而言,这简直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结论 我身边的牌手朋友们经常说:如果你是一名非常优秀的牌手,那么参加低买入比赛根本不是最有利可图的工作方式。他们说得很对。但我只是一名娱乐型选手,我打比赛并不单单是为了赚钱。潜在利润越高,风险和波动也就越大。这就意味着我很难频繁取胜。跟很多娱乐型选手一样,我并不喜欢让自己陷入长期的等待。我只想尽可能多地去获胜,因为今天的胜利要比明天的EV最大化更让我开心。 如果你也是一名像我一样的娱乐型玩家,或许低买入的小比赛会成为你在这个夏日在维加斯度过时光的好伴侣。如果你花钱大手大脚,那么在考虑转行职业打牌前,我劝你三思。 - 0
- 0
- 0
- 0
三手牌助你提升逼格,让你看看什么是GTO打法
德学院官方2018.03.14 发布
从根本上来说,玩扑克的方式有两种:有破绽的玩法和无破绽的玩法。有破绽的玩法是猜测对手可能会怎么打,然后相应采取最好的打法。 举个例子,假设你看到对手每次在翻牌中牌就会反主动下注。因此,当他对你过牌时,你可以用所有的弱牌持续下注,因为你知道对手的牌很弱,不足以跟注,否则他一开始就会下注。你还可以用大多数强牌过牌,给他机会中牌或诈唬。这种静态的玩法很容易被优秀的对手看穿。不过如果对手是那种“只要有强牌就会反主动下注”的娱乐型玩家,这种玩法很可能是最优的策略。 反过来,无破绽打法通常会问几个问题:这个时候,从长远来看,我应该玩什么范围的手牌,才能让对手无法从我手里赚到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河牌诈唬。我们的目标是选择一个合适的价值下注与诈唬的比率,从而让对手用抓诈唬牌跟注我们赚不到钱,无法通过增加或减少他跟注看牌的次数来利用我们的破绽。 下面我们来看三个具体的情境,比较一下有破绽和无破绽的玩法的区别。 情境1:跟注全下 假设所有人弃牌到小盲位,他开池全下10BB。我们现在有两个办法来判断到底要不要用一手特定的手牌跟注。 第一种办法是,猜测对手的范围,评估我们得到的底池赔率是否适合跟注。比如,我们认为小盲位是大紧人,只会用范围内25%的手牌全下。我们得到的赔率大约是4:3,也就是说,我们的手牌需要有大约43%的胜率,跟注才是赚钱的。所以,就算拿着K9o这么强的牌,我们也要弃牌。 (截图来自Equilab软件) 第二种办法是使用理论最优游戏策略(GTO)。在两位玩家的范围之中,存在一种均衡,达到这种均衡时,两人都无法通过改变范围赚到钱。如果我们根据这种均衡的范围来做跟注的决策,对手不可能利用到我们的破绽。如果他缩小自己全下的范围,就会放过我们太多次,我们就赚到钱了。如果他扩大自己的全下范围,面对我们的跟注范围,他的胜率太小了,我们依然可以赚钱。 根据软件的计算,使用无破绽的范围时,用K2o跟注是可以赚到钱的。 (截图来自ICMizer软件) 我们下一个例子发生在河牌圈。 情境2:河牌诈唬 一场$5.50买入的MTT已经打到后期。 盲注:$3,000-$6,000-$600 有效筹码: $225,000 行动:所有人弃牌到你。你在按钮位用6♠5♠加注到$13,000。只有大盲位跟注。(底池:$34,000) 翻牌圈:A♥9♦4♠ 行动:大盲位过牌,你下注$12,000,他跟注。(底池:$58,400) 转牌圈:7♠ 行动:大盲位过牌,你下注$29,000,他跟注。(底池:$116,400) 河牌圈:A♦ 行动:大盲位过牌。你是应该三次开火呢?还是应该随后过牌? 分析:这张河牌看起来很不适合诈唬。对手在翻牌很干的情况下跟注,在转牌依然没走。河牌并没有改变牌面结构:并没有让公共牌有高牌或完成听牌,只是跟翻牌的一张牌成对了。当面对跟注站时,如果我们认为对手面对大的下注不会做英雄式弃牌,我们通常就放弃了,这是有破绽的玩法。(其实,一旦对手在翻牌没走,我们甚至可能不会用强的听牌两次开火。面对成牌,我们的胜率又不到50%,通常更好的打法是随后过牌,看看免费牌。) 在这个时候放弃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放弃的是范围内最差的牌。在我们的范围内,还有很多牌是可以为了价值开火三条街的,包括所有91个AX的组合。在按钮位拿到任何AX牌,我们都会开池。也就是说,除非你只对价值下注的手牌采取有破绽的打法,否则你还应该在范围内增加一些诈唬牌。由于6高的牌可能是我们范围内最差的牌了,用这手牌引诱对手弃牌赚到的钱是最多的,所以应该用这手牌诈唬。 换而言之,在这里要采取无破绽打法的话,我们需要有诈唬的范围,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很多价值下注的手牌。我们应该选择范围内最差的手牌来诈唬。因此,拿着65s时,我们应该三次开火。 情境3:跟注转牌的下注 盲注:$200-$400-$50 行动:枪口位加注到$850。主人公在大盲位用Q♠J♣跟注。(底池:$2,350) 翻牌圈:J♥6♥5♦ 行动:主人公过牌,对手下注$950,主人公跟注。(底池:$4,250) 转牌圈:A♦ 行动:主人公过牌,对手下注$1,800。你是跟注,还是弃牌? 回答:我们先想一想自己的范围。我们范围内大多数玩到转牌的组合都会是比一对更差的牌,以及顺子和同花听牌。虽然我们范围内还有12组KJ的组合,还有一些在转牌能中顶对的牌(比如A♥X♥的组合),偶尔还有在翻牌慢打的牌,但是QJ在我们范围内依然是相对不错的牌。 如果采取有破绽的打法,弃牌是一定的。如果枪口位是紧而且容易看穿的玩家,他翻牌前会用范围内的优质牌开池。当他拿着KQs这种牌没中牌时,不太可能在转牌对惊悚牌开火。面对这么强的范围,弃牌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面对优秀的对手时,根据在翻牌具体的过牌-跟注的范围,我们通常可以继续玩QJ,用这手牌打到河牌。如果我们不打这手牌的话,就弃掉了范围内太多的手牌,从而给对手留下破绽,让他可以在后面的街持续开火击败我们。 结语 在今天的游戏中,许多更厉害的玩家会利用你表现出来的任何破绽,比如在后面的街弃牌太多、过分诈唬、或在大盲位用太紧的范围跟注全下。如果你相信自己可以用某种方式利用对手的破绽,那就尽力施展吧。不过,面对更有能力的对手时,你还要对自己的范围保持警觉,避免自己过分偏离无破绽的打法。 - 0
- 0
- 0
-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