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0 讨论 0
没破产过的扑克玩家不是好玩家?
德学院官方2021.02.06 发布
作者:Barry Carter 编译:中扑网 这周我看到朋友们在油管频道《跑马》(The Chip Race)讨论了一个我刚打扑克的时候很常听到的主题:要打好扑克,你要在学习的过程中破产几次。 这是一种非常老派的心态,其中存在着某种“扭曲”的逻辑。举个例子,如果你想往更高级别的游戏发展,那必须要走出舒适圈,去玩更高级别的游戏来测试自己。这些年来,像丹牛Daniel Negreanu和Phil Hellmuth这样的知名牌手都说过,他们在职业生涯早期很愿意把所有的资金拿出来打牌。 毫无疑问,许多在扑克繁荣期出头的大人物,都是遇上天时地利,在勇敢挑战更高级别的游戏之后一举成名。你看看WSOP主赛事,有能力参加主赛事并且遵守正确的资金管理原则的人一抓一大把,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名。 虽然有些牌手靠着去更高级别冒险功成名就(有没有小心计算风险就不知道了),但事实是,更多人因为失败而隐匿了。有很多牌手本来才华出众,只需要遵循资金管理原则,在必要的时候能够降级玩游戏,就可以过上很好的生活。那些在冒险中活下来的人,其实只是资金管理中非常少有的例外。 破产能让你学会尊重金钱? 还有一种看似有道理的说法是,你要在破产几次之后才会尊重金钱。确实,经历过破产,你才能具备克服逆境所需要的韧性。说得简单点,破产是一种学习,你要通过破产来学会将来如何避免破产。 但我认为这个说法有瑕疵,它暗示扑克玩家是不尊重金钱的。的确,想要成为高手,特别是要做好诈唬或者着眼长期盈利的打法时,我们要学会把钱“看轻”。但大多数理智的人还是很害怕破产的。即使抛开钱本身来说,谁都不会喜欢输的感觉。在扑克这种游戏里,即使是最优秀的玩家依然会输钱,他们根本不需要刻意通过一次大的输钱来了解输的感觉有多糟心。 我的好朋友Jared Tendler是一名心理游戏教练,他把这种谬论称为“等待危机”(waiting for a crisis)。他接触过很多玩家,这些玩家都需要一次大亏损来激励他们更努力学习。对于一部分玩家来说,比起奖励,失败更能鞭策他们让自己变得更好。但他们也意识到这不是一种健康的激励自己的方法,所以才来寻求Jared 的帮助。 你能跌倒了再爬起来吗? 一名优秀的扑克玩家要破产几次才能有成就,这种理论可能来自于现场扑克里那些老派的玩家。老派的玩家并没有随意降级的自由,因为和线上扑克不同,他们玩的已经是娱乐场能提供的最低级别的游戏了。所以,这些老派玩家“不得不”跳脱资金管理规则去打牌。 所有这些并不代表玩家就完全不能在计算过风险后,跳出自己的资金去冒险。你还是可以在没有输光风险的前提下做点什么。打个比方,如果你每个月打扑克的盈利是2000刀,可以每月参加一次买入215刀的周日百万赛(Sunday Million)这种级别的比赛。虽然这超出了你的资金级别,但你绝对不会破产。另外,如果你很容易找到人赞助你的话,说明你在资金管理上,也可以像老派玩家们一样更大胆一点。 但是,如果你是很认真在玩扑克的话,彻底破产只能代表你无视资金管理原则。这并不是什么值得鼓励的事,输掉全部资金只能说明你玩牌是有缺点的,而这应该是你努力去改正的。 - 0
- 0
- 0
- 0
为干翻顶级职牌,亿万富翁找来各种陪练
德学院官方2021.01.06 发布
作者:Michael Craig 编译:中扑网 2001年,当安迪·比尔(Andy Beal)来到百乐宫扑克室后,他就此进入扑克圈的视野。 这位银行老板第一次和职牌们交手后,他水上超过10万刀,但他很清醒,清楚知道自己只是运气好才会有这种结果,于是为提升牌技,他开始认真学起策略。 当比尔觉得自己应该已经有跟顶级牌手切磋牌艺的能力时,他找上多名当时水平位居一线的牌手,邀请这些人跟他进行多场一对一单挑,这十几位牌手包括:Jen Harman、 Doyle Brunson、Chip Reese、Ted Forrest、 Chau Giang、 Gus Hansen、Todd Brunson以及Phil Ivey等人,他们有一个很响亮的团名:“联盟帮”。 △联盟帮 双方玩的级别从1万/2万刀一步步升到10万/20万刀(04年人民币美元兑换率8:1,10万/20万刀相当于80万/160万元)。 第一次挑战从2001年开始,之后断断续续打了三年多。 2004年,迈克尔•克雷格(Michael Craig)采访多位当事人后,写下一本《The Professor, the Banker and the Suicide King》揭秘这场单挑背后的故事。 比尔在那系列单挑中最著名的一次“战役”就是从职牌手里拿下一个1170万刀的底池,数量之大应该可以排在线下扑克超大底池之最了。 下面,我们就为大家奉上这个“一条‘鲸鱼’与十几条‘鲨鱼’恶斗”的故事。 读完后,你或许会对顶级职牌的人生有不一样的感悟或看法。 往期回顾 https://www.dzpknews.com/game/dpnews/2020-1118-37923.html https://www.dzpknews.com/news/blog/2020-1121-37952.html https://www.dzpknews.com/news/headlines/2020-1124-37969.html https://www.dzpknews.com/news/headlines/2020-1129-37997.html https://www.dzpknews.com/news/review/2020-1217-38094.html https://www.dzpknews.com/news/headlines/2021-0105-38213.html 2002-2003年,休战期。 2001年12月那个周一,当安迪·比尔对奇普·里斯说他不会再玩扑克了,说这话时比尔是很认真的,至少他自己觉得他是下定决心的。 12月那几天的单挑,里斯都不在维加斯,但该交给联盟帮的份子钱里斯都交够了,当他回到维加斯后,两人趁比尔返回达拉斯之前一起吃了个午饭。那些认为打牌属于骗人勾当的外行这时肯定会说,里斯这么做的目的仅是为了“安抚”比尔。 这种认为牌手都是骗子的想法,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因为在12月这次交手过程中,前几次都是比尔赢钱,最多的时候盈利超过500万刀,若联盟帮的人真的设有骗局,那他们的行骗手段也太蠢了吧? 事实上这些职牌们就相当于一间娱乐城,这家娱乐城如果做一些下三滥的勾当,短期来说肯定能挣到钱,可久而久之肯定会被发现,被人看出有欺诈行为,而一旦被抓包,这间娱乐城的名声就坏了,客人肯定就不再来了。 像里斯这样的顶级职牌,他们在游戏中有技术优势,所以根本不需要依靠作弊,他们就能从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利润,因此只要有人愿意跟他们打牌,他们就不怕挣不到钱,而要是选择在游戏中作弊,那就相当于赶客和自断财路。 在游戏过程中,职牌们除了不能也不愿意做骗人的勾当外,他们有时甚至会故意打得松一些来讨好“客人”,需要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来让那些娱乐玩家玩得开心,如果说里斯约比尔吃饭是一种安抚,职牌们对娱乐玩家表现出的友好属于虚伪、玩弄人心和欺骗,那生活中这种欺骗真是无处不在了,比如商场里那些销售人员表现出的热情、饭桌上生意伙伴表现出的友好、工作中上级对下级表现出的关怀等等,这一切不都是一种欺骗吗? 午饭过程中比尔对里斯说自己不会再打牌了,因为他生意上有很多事要处理,加上妻子又怀孕了,而打牌占用了他太多时间,所以他不会再打了,他说:“希望你们不要再给我打电话,我不想再打牌了,我不想再被诱惑。” 里斯很理解比尔的想法,作为一名职牌,他太了解那种不由自主的想要打牌的欲望了,就他自己而言,他会极力控制这种欲望,然后利用别人的欲望来赚钱,但利用的时候他会很小心翼翼,就像薅羊毛,不能直接把羊宰了,最好的做法是一次薅一点,这样才能细水长流。 里斯和道尔·布朗森会尊重比尔的决定,不再给他打电话,当两人吃完午餐后,里斯开车送比尔到机场赶回达拉斯的飞机。 如果对人友善是一种欺骗行为,那里斯绝对是一个骗子,因为他本身就是这么友善的人,对比尔表示出善意,不过是出于本性,而在所有欺骗手段中,诚实才是最厉害的一种吧! 扑克真是个愚蠢的游戏,比尔心想,既费时又耗钱,安全无可取之处,我以后再也不这么浪费我的时间了。 这种感觉在比尔心里持续了好几个月,一直持续到2002年2月他儿子的出生,他想对手真的太强了,自己是打不过他们的,就算投入了很多时间去提高牌技,他还是打不过那些职牌,所以不如把那些时间用来做其他事吧! 2002年比尔跟职牌的唯一一次联系是在2月份,那也是里斯和道尔·布朗森唯一一次违背了不再主动联系比尔的承诺。12月份交手那次,比尔突然发现自己银行新任命的风控经理克雷格·新格(Craig Singer)是个扑克迷,然后打牌的时候他顺便跟布朗森提了一句这事,于是新格办公桌上就出现了一本原作者亲笔签名的《超级系统》。寄了书后,布朗森特意打电话将这事告诉了比尔。 因此,当比尔在银行走廊碰见新格的时候,他们开始聊起彼此都感兴趣的话题:扑克,每次聊天结束比尔都会说一句:“改天找时间一起玩一下。” 这个“改天一起玩”一直到2002年12月份才实现,那天新格正在办公室准备下周开董事会用的财务资料,就在这时他接到了老板的电话。 “你手里现在有什么活?” 新格说在准备开董事会的资料。 “我想找你打牌。” “好的,明天下班后怎么样?我先做完这个...” “不,我现在就想玩。” 董事会的事肯定不能不做,但新格只能另外找时间做,现在这位风控经理能做的就是陪老板打牌...于是几分钟后,新格跟着比尔来到了银行五楼,在一处几乎空无一人的地方清理干净一张桌子,在上面摆上了筹码和扑克牌。两人玩的是买入100刀的单挑,规则是打到一方输完手里的筹码即止。 虽然时间过去了一年,但比尔心里就是放不下扑克,大脑总是不经意就开始琢磨起这事来,他开始分析职牌打败他的原因,他认为那是因为自己身上有漏洞,所以需要补上这些漏洞,他还觉得自己需要弄明白如何削弱职牌的优势,觉得需要将职牌逼出他们的舒适区等等,倘若能把这些问题一一解决,那他可能还有一点赢面。 2002年12月,詹妮弗·哈曼决定和老公马尔科飞去意大利跟他的家人一起过圣诞,选择在这个时间离开维加斯对哈曼来说并非易事,因为牌手们在12月下旬是很忙的,就像夜总会的员工一样,当别人晚上下班到夜总会娱乐时,他们的工作才刚开始,而对牌手来说,别人在圣诞节度假,他们却在工作。 哈曼在02年的成绩很不错,不仅拿下了个人第二条金手链,常规桌的游戏也越玩越大,对于这次意大利之行,两口子都很重视,早早就做了计划。 到了意大利后,哈曼还会跟维加斯的朋友保持联系,某天跟奇普·里斯通电话时,她听说安迪·比尔准备在新年来维加斯打牌,于是她丢下马尔科和他的家人,立马订机票飞回美国,抵达维加斯后却发现比尔应该是行程有变,因为他根本没来维加斯。除夕夜的时候,哈曼独自呆在维加斯的家睡觉倒时差,懊悔自己为了一条鱼丢下马尔科,而那条鱼压根就没出现。 两年后,哈曼才发现这是个恶作剧,比尔根本没说过要来维加斯,也没打电话通知过任何人说他要来,直到真相大白那一刻她仍拒绝相信自己是被骗了。 大约玩了一周(每天几小时)之后,比尔对新格说他打算再去维加斯约职牌们单挑,这次他要玩更大的,如果新格愿意的话,他希望新格可以帮助自己做准备。尽管这不是新格的分内事,而他还有本职工作要完成,可他还是抓住了这个机会。 办公室的游戏装备也随之升级了,他们先是买来牌桌专用毛毡铺在五楼那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们把游戏的地点换到四楼比尔转角办公室的旁边,这样就方便比尔在打牌时还能兼顾处理银行事务,最后两人打牌的地点转移到了二楼会议室,不论是上班时间、工作日的晚上或周末,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开战。 会议室被一点一点改成了扑克室,先是开会的桌子被换成了可以坐十个人的牌桌,然后吊灯被换成了类似百乐宫扑克室的那种灯,使用的扑克牌也变成了娱乐城常用的牌子,换成了塑料牌,并配了庄位按钮及百乐宫同款的瓶装水。 两人单挑的模式基本没变过:每人起始筹码300颗,级别2/4,会一直打到其中一方输完为止。虽然买入只有100刀,可这种频繁的交手对两人提升牌技有很大的帮助,比尔有时会在游戏过程中试用一些策略,然后会发现这些策略在实战中是非常不可行的,而新格也会定期调整打法,根据比尔的描述来模仿职牌们的风格。两人在那段时期的交手长达数百个小时,很多时候比尔都是胜出的一方,他的技术进步得很快,就连陪跑的新格牌技也变得越发娴熟,毕竟比尔的“老师”是一群顶级职牌,所以新格陪比尔打牌,这对他自己也大有裨益。 除了让新格陪练之外,比尔还在朋友圈“约架”,他的圈子其实有不少生意伙伴或朋友都挺爱打牌,且实力不俗,有好几位的保密工作还做得很好,外人根本不知道他们会打。在德克萨斯州,组局的时候只要不抽水,这些局就是合法的,2002-2004年期间,比尔在朋友圈组了很多次局,基本都是单挑,时间加起来将近600小时,级别有几百的,几千的,最高的是2万/4万刀的。 在某次自驾游中,比尔跟一位牌技很好的凤凰城玩家交手,结果是比尔输了,然后这位玩家就向比尔传授经验,告诉他厉害的牌手能看出他拿了什么牌,于是比尔开始注重这方面的训练,学习如何少露马脚,尽量让对手难以看穿自己。相比如何读对手的牌,比尔觉得学会掩饰牌力对他而言更容易做到,当然他也会尽量去观察对手的马脚,不过虽说他能观察出线索,但这个线索很可能会是一种误导,让他误判了对手的牌力。 要怎么做到少露马脚呢?比尔开始在打牌时戴上墨镜,目的是不让对手看到他眼里的信息,他还因此买了好几副墨镜,然后一直试一直试,直到找出戴起来最舒服且最能保护他眼神的一副。 比尔还决定排除噪音的干扰,除了会因为扑克室的嘈杂声分心之外,他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像职牌们那样,即便闲聊也能保持完全的专注。高额桌的职牌们经常会在游戏过程中边跟同桌的人聊天,边看体育比赛,边吃饭,边接电话,边接受采访,有时候所有这些都是在五分钟内同时进行的。 之前和职牌们单挑的时候,尤其是面对霍华德·莱德勒时,他偶尔会因为聊得太投入而没法专注在游戏上,以至于有时比尔在输了一手牌后,且认为自己犯的是一个很愚蠢的错误时不得不对莱德勒说:“行了,不能聊了,现在开始我们安安静静打牌吧!” 虽然比尔也觉得跟莱德勒聊天很有意思,但这种聊天却会影响到他的发挥,如果他想要跟莱德勒唠嗑,他会选别的地方,而不是在牌桌上聊。 考虑到对话过程中的某些信息会让职牌们猜出自己的底牌,比尔决定不再让这种情况发生,于是他买了好几副耳机,并买了一个随身听,目的就是为了屏蔽噪音和防止受到聊天的干扰。 为了防干扰,防止被职牌读出他身上的漏洞,他还想了其他一些招儿,比如将一个震动器藏在他袜子里,用来掩盖做决定会泄露的时间马脚。 这个震动器每8秒会震动一次,比尔会先暗自做好弃牌、过牌、跟注、下注或加注的决定,但表面上他先不动,而是等到下一次震动才做出选择,时长可能会在他真正做出决定后的半秒至8秒之间。这么做的话,比尔的诈唬、慢打、过牌、跟注或加注的马脚就无迹可寻了,因为他的决定是根据震动器的指示来随机做的,是没有模式的。 比尔还尝试利用概率来提高决定的准确度,他觉得最难算的就是一次下注能打出多大的弃牌率。 比方说,比尔在按钮/小盲位拿着K9o,翻前他选择加注,对手在大盲位反加,比尔跟注。 翻牌A-9-4,彩虹面,对手下注,如果说比尔不该弃牌,那他是该跟注还是加注? 在选择过程中,其中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加注的话对手会因此弃牌的概率。正确计算出这个概率可能就跟计算费尔马定理差不多,而这得靠比尔自己算出来。 假如比尔算出来了,他接下来又该怎么做呢?假设对手比尔加注后,对手弃牌的概率是x,那这个x+底池的数量能让比尔决定他加注的频率,但当他确定了他在这种情况中的加注频率是75%的话,那他这手K9o在不在这75%中呢? 于是比尔买了一块特殊的怀表,用它当做参考,做决定的时候他会看一眼怀表的秒针,借此决定这手牌属不属于他40%加注频率中的一手,或决定那手牌属不属于他60%跟注频率的一手。 这种怀表比尔是从一位朋友那里订购的,表盘非常干净洁白,为了避免出现混淆,他还把分针和时针给拆掉了。 2003年3月31日,WPT在旅游频道首播,节目播出后,线下锦标赛的发展迎来第一波高峰,当比尔的对手们纷纷在比赛中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这位银行家终于再次踏上去往维加斯的路 - 0
- 0
- 0
- 0
打MTT变超短码后怎样在比赛中咸鱼番生?
德学院官方2020.10.03 发布
作者:Jay Mavani 编译:中扑网 我们总有过时不时在比赛中变成超短码的经历,即便那些不爱被盲注耗成超短码的人也不能幸免,当我们跟一位码量仅比自己少一点的人打到全下并输掉底池后,我们就会立即变成超短码,当变成超短码后,我们该怎么办? 先从我的一次经历说起,那次我打的是一场WSOP巡回赛主赛的线下卫星赛,参赛的人很多,当时还是比赛早期,盲注100-200,前注25,有两个人干了起来,一人打到全下,一人跟注,结果出来后开始清算两人码量,输的人刚好比赢的人多出一颗绿色筹码,也就相当于一个前注的数量,下一手牌这位输家坐在UTG位,因为刚好只剩一个前注,所以翻前就强制全下了,那手牌他赢了,再下一手牌他坐大盲位,又再次被迫全下,又赢了底池。最后这位玩家不仅挣回可以继续留在比赛的资本,甚至拿下了其中一份奖励,价值1650刀的一张门票。多数读者之前肯定看过类似这种“一颗筹码一条命”的故事,这就是我要强调的重点,这位玩家似乎几乎不可能起死回生,但这种事也并非完全不可能。虽说这是一种最罕见的情况(能亲眼所见也很奇妙),但它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当码量极少,甚至是少得可怜的时候,它也总比一无所有要强...这意味着你在奖池中的权益依旧还在,只要没死,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 那么,当我们的码量已经跌到岌岌可危时,要怎么做我们起死回生的胜算才最大?以下就是一些教大家处理这种窘境的建议: - 别放弃!等待全下的最佳时机,虽然已经没有等待超强起手牌的资本,但至少还有些选择余地,不至于已经到那种用93o这种牌全下的地步。 - 保持冷静。你会因为恐惧做出一些看起来像破罐子破摔的事情。没错,你的码量已经超短,你随时都有立马被淘汰的可能...但还是该理性些,因为一旦我们选择参加一场比赛,我们都会有被淘汰的危险...毕竟冠军的名次只有一个,所以即便是短码,你还是应该保持冷静,这样就可以: - 尽自己所能利用好每一个机会,一步一步走好,专注于每一个决定中,并做出最佳选择。留心当前盲注,看看自己的码量距离被强制全下还能撑多少手牌,每一个决策点都问问自己,这是不是就是最佳时机了?如果我放弃这手牌,那在X手牌之内,我能遇上比它强的牌的几率有多大? - 尽量在最适合的时候打到全下。尽管已经没有等好牌的资本,但我们来看看自己该寻找的是怎样的机会,以及挑选最佳时机时要考虑些什么: - 等待比普通牌力强一些的牌型。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即便已经没有等待好牌的时间,可这不意味着我们只会拿到垃圾牌,正如所有全下/弃牌范围表所建议的,当你的码量超短时,比普通牌型强的多数牌型,用它们全下的话都是非常+EV的事。 - 多人底池中全下会很赚。虽说短人桌时你拥有最高的翻倍几率,可多人底池能带来的收益很高,错过会很可惜,当对手只有一位时,就算翻倍了,你的码量依旧很短,需要重复多几次才好,可多人底池中,你全下的赔率将近6/7:1,虽说更难赢,可一旦赢了你的码量立即就会回暖。 - 人少的情况中,若是跟你打到全下的对手很少,比如只有1位的话,你翻倍的几率会是最高的。 - 大码在前位开局时。码量进入“死亡地带”不好的一个地方就是基本打不出任何弃牌率...一旦我们全下,这点码量是不够逼对手弃牌的,尤其是大盲位玩家,他跟注我们全下的价格会很适合,所以会用很宽的范围跟注,就相当于便宜看个牌面,然后看看谁会赢。不过在人少的情况中,我们还是有机会打出一些弃牌率的...只是我们需要找准下手机会。如果一个有弃牌迹象的大码玩家在前位开局的话,我们就可以“利用”他身上的弃牌率进行全下,这样做的话我们的全下就很可能只需面对少量对手。若这个大码玩家的开局范围很宽,那就更好了。 在锦标赛中我们偶尔会变成超短码,并基本打不出弃牌率,且需要很仓促就选择全下,遇上这种情况虽然很不幸,但当命运塞给我们这颗酸柠檬,让我们处于险境中时,大家还是要记得一点,就是即便筹码很少,可总归聊胜于无,这种时候我们该冷静下来,做好每一个决定,找准最佳时机,给自己最大的胜算熬过困境,在比赛中起死回生。 你有过变成超短码后成功翻身的经历吗? - 0
- 0
- 0
- 0
你究竟适不适合打牌?关于扑克,你真的清楚自己缺什么吗?
德学院官方2019.05.27 发布
作者:Nate Meyvis 你只需要找到它们,再不需要“挖掘”它们了 想成为更优秀的选手,你最好的资源是什么?这取决于你需要什么。 以前的扑克资源,都是没那么容易找到的。事实上,Doyle Brunson的流传甚广的《超级系统》,问世后的许多年,它都是扑克选手们获取大量信息的唯一资源。 而现在,学习扑克更像是学习一个其他普通领域,比如就像微积分,有大量的资源供你享用。只要你想,可以接触到的扑克类文章书籍可以说触手可得,甚至你居住的城市就有可能有人在现场教学。 换句话说,现在想学扑克的话,可以说资源从没有这么丰富过,而你只需要找到它们,再不需要“挖掘”它们了。但我的很多学生依旧对此感到困惑,以下就是我给那些找不到方向的学生的课程,或许也能帮到你。 首先声明:我已经写了两本已出版的扑克读物;我在锦标赛扑克优势网站制作教学视频;我在各个论坛网站发表免费文章;我和Andrew Brokos共同经营扑克播客也免费分享了很多知识。就像现在在这里列出的东西一样,我主张在扑克教学中,不同的情况就应该用不同的方法。 如何选择自己需要的资源,想要找到答案的话,可以从问自己这个经济学问题开始:你需要的所有商品中,你没有且最急需的是什么? 很多学生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买了很多他们不需要的,却压根没买到他们真正需要的。举个例子,把扑克训练想象成一个程序,要输入的参数有信息、时间和纪律。 有些学生最需要的是结果主导,另一些则最需要练习基本策略,因为他们没有正确理解信息的基本。如果你也是这样,就应该少学习一些昂贵的教材,这才是正确的方向。网上和市面上都有很多非常棒的新手教材,只要你有时间和学习能力,一本好书或值得信任的线上策略网站就能让你飞起。 而对于其他学生而言,最缺的是时间。也许你已经经济独立,小康生活,但你的时间都花在了自己的主业上。这种情况的话,请个教练通常是最好的办法,多种输入一次搞定。你经常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你付钱从教练那得来的信息会比自己找来的昂贵,但是这些信息你可以直接接收,不需要自己去寻找,而且你还可以自行安排训练的时间。 很多学生最缺的是资金,虽然他们有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对他们来说,钱才是最缺的。幸亏,有很多免费资源可供他们学习。策略文章与论坛显然是个好选择,但不要忘了还有偏策略向的Twitch,里面有学习小组,决赛桌如果评论精彩还会被录制成视频。 其他性价比高的学习方法的话,就比较适合钱多于时间的学生,也就是订阅视频网站的教学视频。这些站点很多都会给你它们整个网站的视频浏览权,而你只需要留出看这些视频的时间就可以了。 最后,你在扑克学习中缺乏的因素还可能会是缺乏动力或纪律。以下为解决方案。 有些教练的专业领域是“游戏心理”。基本所有教学材料都是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还有很多跟扑克无关的其他领域的心理教材也是对你有帮助的。这里提到一个要点,你可以抱着要完成一本自传的心态,去做一个自己需要学习的表格,只在自己觉得需要的时候去做。(根据能力不同,有些人实践胜于学习。) 最后,如果你自控能力不强,那建议你还是把扑克当做休闲娱乐就好,或者直接戒掉,不要把它当做你人生的中心计划。 把自己的方向调整好后,你还需要让自己在所选择的学习道路上坚持走下去,这可是个辛苦活。 以上就是关于学习扑克真正缺什么的一份检查表,已经列给你了,自己对照着自测一遍吧,相信一定能帮助你在第一时间确定自己是否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 0
- 0
- 0
- 0
偷与反偷,若真有这么简单,你就不会一直亏到哭
德学院官方2019.05.27 发布
作者:Andrew Brokos 扑克游戏的特性会造成一些“至理名言”的产生,而且通常有歧义,有时还大错特错。例如,许多玩家都听过各种版本的一句话是,“扑克打的是情况,而不是牌。” 这是正确的建议吗?答案取决于它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有玩家会发现一对A在面对翻牌前打的加注是强牌,但在J-J-10-9-8这样的牌面面对大的下注则不是好牌。 但是这条建议还有一个意思是,手牌完全不重要,优秀的玩家可以任意操控对手弃牌。例如,许多锦标赛会熟悉一个著名的动作叫做反偷,指的是一位玩家怀疑另一位玩家翻牌前加注是在偷池,因此对他反加全下,从而既拿下盲注,也获得第一个偷池的加注。 当试图学习如何有利可图地反偷时,许多玩家都想知道是否最好选择一个正确的目标,比如一位激进的玩家,会用非常宽范围的手牌加注,或是一手好牌,比如对抗目标玩家会跟注反加的范围时也有很好赢率的手牌。事实上,当你从对手那里得到的赢率加上你对抗他的跟注范围得到的赢率大于0时,反偷就是有利可图的动作,这时如果你弃牌的话,你的期望值就是0。(为了简单起见,这里忽略了跟注或不是全下的反加的情况。) 从理论上来说,在已知情况下有那么多弃牌赢率的话,你可以用任何两张牌反偷。但是,面对优秀玩家时,这些机会很少见,在这种情况下,锦标赛的奖金结构会造成目标的期望值是按照锦标赛筹码(cEV)衡量,跟他真钱的EV($EV)有重大误差。一般来说,优秀玩家会知道什么情况下你知道他们可能有很宽的范围,因此你自己会用相对宽的范围来采取动作,并且他们会相应调整自己的跟注范围。这并不是说你永远无法获得对他们的优势,但用任何两张牌全下要求你的底牌比大多数优秀玩家会打的手牌大的多。 作者犯错的教训 第一手牌发生在$100线上多桌锦标赛决赛桌的前期阶段。我在剩余八人中筹码较短,大约为15个大盲注,只想找机会反加全下。筹码王是激进和非常优秀的锦标赛玩家,当他在按钮位开池加注时,我决定如果小盲位弃牌的话,我就用任意两张牌全下。果然,桌上弃牌到我,我用Q7o全下。按钮位丝毫未犹豫就跟注了,并亮出K5o。他的手牌保持了优势获胜,我被淘汰在第八名。 我再强调一遍,这位玩家非常优秀。他当时被认为是线上最顶尖的一位锦标赛玩家。在这之前,他还在现场巡回赛取得了一些成功。下面他与粉丝的一段聊天展示了他的思考过程: 粉丝:用K5o秒跟?哈哈哈。 强玩家:我认为自己有最好的牌。难道就因为是K高牌,我就要假装思考一下吗? 他看透了我,就是这么简单。我的对手比我高一个等级,发现我会用非常宽的范围对他全下,然后相应调整了跟注范围。就因为他在按钮位用很宽的范围开池,并不代表这就是我反偷的好时机。为了让反加有利可图,我需要他开池的范围和跟注的范围之间有很大的缺口,但这里并没有这个缺口。事实上,很有可能他知道我非常有可能试图反加,于是在按钮位用可以跟注全下的手牌加注,这就意味着我一点弃牌赢率都没有。 下一手牌发生在前一手牌的几个月之后。在这段时间我深刻思考了反偷和类似的打法。我在$150线上锦标赛打到中间阶段,是桌上的筹码王。我左边两个座位的玩家的筹码也排在前列,他是非常厉害的锦标赛玩家,我经常跟他讨论策略。我们都非常激进,在过去的锦标赛经常互相偷池和反偷。 盲注为80/160。桌上弃牌到我,我在按钮位用ATo开池加注到480,我朋友在大盲位反加到1440。根据我的筹码量,我会用非常宽的范围在按钮位开池,我知道他也了解这一点。因此,我认为他会用相对宽的范围来反加我。 在他反加后,底池的筹码为2000。就算有位置,我也宁愿全下或弃牌,而不是用ATo跟注。因此,我的选择是用最后9250筹码下注,或弃牌。我推测对手的范围内有20%的超强牌(JJ+,AKo,AKs),60%中等牌力且领先我按钮位开池范围的手牌(22+。A2s+.K5s+,Q9s+,JTs+,A2o+,K7o+,Q9o+,JTo+),还有20%就是想对我反偷的弱牌。如果他只用超强牌跟注我的全下,那么他会有80%的机会弃牌。 就算是72o面对跟注范围JJ+,AKo,AKs也有大约20%的赢率。用72o全下的期望值就是我弃牌赢率的价值(0.8*2000=1600)加上我赢得摊牌的赢率(0.2*0.2*20080=803)减去我摊牌时输的(0.2*0.8*9520=1535),最后等于大约+880筹码。 因此,如果他只用包含了超强牌的20%的范围跟注我的全下,那么我用任意两张牌对他采取动作就是有利可图的。 但我知道对手比这强,我也知道他太了解我了,不会给我留下这样的破绽。于是,我全下了总共10000的筹码,他用A2o立刻跟注。 这名对手非常厉害,但这个跟注我不敢苟同。在我看来,这个跟注是失策的,但它确实体现了一位聪明玩家在对抗另一位聪明且激进的玩家时会做如何巨大的调整,甚至会用A2o跟注62个大盲注的4bet全下。 对这位玩家用任意两张牌采取动作是不会有利可图的。即使他的跟注范围内包含所有中等牌力的手牌,实际上也只能把摊牌赢率从27%提高到大约29%而已,却让我的弃牌赢率极度减少到了20%。用72o全下的EV对抗这个扩大的跟注范围是-348(0.2*2000+0.8*0.29*20080+0.8*0.71*-9520)。 从另一方面来看,ATo对抗非常宽的跟注范围其实还有微弱的优势。这种区别体现出,击败厉害的玩家要求你不能在他们可能范围很宽时盲目全下。他们会像你一样能认出这些情况,并且相应调整。相反,你必须做薄价值的打法,比他们更有效地调整范围,领先一步。 - 0
- 0
- 0
- 0
只懂数补牌打不好Poker,真正实用的扑克数学在这里(下)
德学院官方2019.05.27 发布
作者:Robert Woolley 这是使用组合计算器来回答关于扑克概率问题文章的第二部分,这些问题并不只是数补牌而已。对了,上篇文章发出后( 《只懂数补牌打不好Poker,真正实用的扑克数学在这里(上)》 ),有位读者留言指出了一件我当时不知道的事情。其实你既不需要电子表格,也不需要组合计算器,因为谷歌能执行组合的指令,你只要在谷歌的搜索栏中输入"47 choose 2"(47选2),就能得到结果1081,这正是你从一组47张牌中拿出2张牌的不同组合的数目。 接着说,在第一部分,我叙述了解决这类问题的三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计算可能的结果的总数。 第二步:计算我们感兴趣的结果的数目。 第三步:用后一个数目除以前一个得出概率。 下面我们继续进入更难的问题。 例3:D约 你已经打了好几个小时安静得让人昏昏欲睡的现金游戏,大家都很无聊,为了活跃气氛,一位玩家提议玩个外围D约:“我以等额D注D下一个翻牌至少会有一张5,一张6或7。”你应该接下这个外围吗? 答案当然取决于随机选择的翻牌至少有其中一张牌的概率是高于50%还是低于50%,下面我们来计算一下。 第一步:根据第一部分的一个例子,我们知道所有可能的翻牌的数目是22100。 第二步:接下来我们要搞清楚多少翻牌是包含了5、6或7的。根据第一部分第二个例子(同花的翻牌),你可能以为要做一些粗略的运算,分别计算翻牌有其中一张牌,两张牌和三张牌的数目,然后得出总数。 还好我们不需要这么做,可以走捷径,我们只需要计算出哪些翻牌不包含这三张牌。从逻辑上看,其他所有翻牌一定至少有其中一张牌,在这个问题中,我们不需要区分翻牌分别包含一张,两张,和三张牌的特定数目。那么有多少个翻牌没有5,6或7呢?假设一副牌拿走了这12张牌,还剩40张牌,我们随机选出三张。回到电子表格这位老朋友(或在线组合计算器)这里,我们得出COMBIN(40,3)=9880。 第三步:我们用所有可能的翻牌的总数22100除以9880,得到答案0.447,也就是 44.7%的概率是翻牌没有5、6或7。通过简单的减法,翻牌至少有一张上述牌的概率是100%减去44.7%=55.3%。 结论:这个外围不该接(正如所有对手提供的外围一样),因为你用50-50的赔率来下注,但是真实的赔率是55-45,对你不利,相反,你应该向其他人提供这个外围。 例4:扑克室的优惠 其实这个例子是我写整篇文章最初的动力。我的一位朋友最近去了路易斯安那州的riverboat娱乐场,他跟我说他从来没见过扑克室在低级别无限注德州扑克游戏中提供的优惠。每当前四张公共牌是四张同花和四张顺子(连续的,不能是卡顺)或三条时,扑克室会在下一手牌发牌前往底池增加$300。其实在这里提出了一个问题,这种符合资格的公共牌出现的频率是多少? 这里谷歌帮不了你了,因为网上没有所有的答案,所以我们还是自己来算一下吧。 第一步,我们需要知道共有多少不同的四张牌的公共牌。到现在为止,从52张牌中计算四张牌的组合的数目对你来说应该就像小孩的把戏了,你想用哪个工具都行,答案是270725。 其中有多少公共牌包含三条呢?这就要想一下了。我们把AA作为例子,从未发的牌中发出三张A共有四种不同的方法,因为 COMBIN(4,3)=4。你也可以不计算,你只要知道每拿掉一张A,其他三张A有四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就能得出结论。 对于这四种组合的A来说,任何48张剩余的牌都有可能是四张公共牌的最后一张。这意味着我们会看到 4 x 48 = 192种不同的三张A+一张非A的组合。四张公共牌全都是A当然也符合三条的资格,所以我们可以得到193种不同的组合。从A到K的13张牌每张都能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推理,于是我们得出四张公共牌包含三条的不同组合总共有 193 x 13 = 2,509。记住,在这个计算中我们忽略了牌的顺序。如果计较顺序的话,就必须使用数学工具来计算排列组合,这个概念虽然有关系但跟本文关系不大。 现在考虑从4开始的同花的条件,对于13张牌中任何一种花色,我们需要知道四张牌的组合有多少,你知道该怎么计算啦:COMBIN(13,4) = 715。由于任何同花都符合条件,所以4 x 715 = 2,860。 那四张顺子呢?我们先从最低的顺子开始,A-2-3-4(顺序同样不重要)。每张牌都可能是任何四种花色,所以四张牌组合(比如不同花色的A组合不同花色的2,任何花色的3或任何花色的4)共有 4 x 4 x 4 x 4,所以总共有256种组合。不过,为了避免与四张同花的组合重复,我们需要把四张牌是同一花色的组合(比如四张同花顺)减掉,所以剩下的组合是252种。 从A-2-3-4到J-Q-K-A共有11种不同的连续顺子,这意味着四张公共牌是顺子的组合总共有252 x 11 = 2,772种,排除了跟四张同花重复的组合。 等一下,我们快算完了! 加上三条/四条,同花和顺子的公共牌,我们得出2,509 + 2,860 + 2,772 = 8,141种不同的公共牌组合符合扑克室的优惠资格。 最后在第三步,我们用8,141除以第一步得出的270,725,最后的答案是0.030,也就是将近3%。 那么我们的结论是,大约有3%的公共牌会符合下一次发牌前扑克室增加$300底池的资格。然后,你可以合理地推测出这个优惠平均来说,是否增加了你每手牌或每小时的期望值,从而判断是否值得一试。 说句题外话,你有没有意识到前四张公共牌出现三条、四张同花和四张顺子的概率大致相同?这对我来说也很新鲜,它们出现在前四张公共牌的概率都大约是1%。 结语 当你明白如何使用概率计算器,你能回答的关于扑克概率的问题会比你原本只能数数补牌高出很多个段位。缺点是,你没法在忙碌的打牌过程中计算,但是当你有时间时,你可以探索各种从前让你头疼的有意思的扑克数学问题。 - 0
- 0
- 0
- 0
扑克就是——用最困难的方式来赚最简单的钱
德学院官方2018.07.29 发布
作者: Carlos Welch 扑克一直被人说成是,用困难的方法来赚简单的钱。这句话套用到卫星锦标赛和幸存者锦标赛上尤其正确。在卫星锦标赛中,每位优胜者得到的奖励是一样的 - 一张打更高买入锦标赛的门票。幸存者锦标赛的本质则是现金卫星赛,每位优胜者会得到相同数目的奖金。为了简单起见,我会使用幸存者锦标赛来指代这两种锦标赛形式。我的经验主要集中在现金幸存者锦标赛,但是大部分意见同样适用于常规的卫星赛。这些锦标赛是扑克矛盾本性的终极证明,原因我下面会解释。 困难在哪? 我们都知道,在锦标赛的泡沫圈当短码压力会很大,你不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进圈。虽然不是每次都能进钱圈,但是当短码进圈时,通常最多只能拿到1到3个买入的最小奖金。其实,不管你是没进圈还是拿到这么小数目的奖金,这都不会都你的资金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是在幸存者锦标赛中,最小奖金一般能有10个买入那么大,在这种情况下变成泡沫就是挺悲剧的一件事了。 另外,在打平常的锦标赛时,在泡沫圈变短码是我们会极力避免的一件事。但是在幸存者锦标赛中,这其实是我们的目标。就算你以最多的筹码进入钱圈,也不会有人给你额外发奖金,所以那些建立了大筹码的人,其实经常承受一些无法得到补偿的风险。从每颗筹码得到的价值来看,以最短的筹码进钱圈的人反而是赢家,因为他和筹码王得到的奖金是一样的,所以他的钱平均到每颗筹码来看价值是最高的。 优秀的玩家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会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风险。他们会把建立筹码的战线拉得很长。也就是说,他们会采取波动很低的打法,在不确定自己有最好牌的情况下,尽量少投钱到底池。他们会用更紧的范围捍卫大盲注,用不那么激进的方式打听牌,同时在前面位置会用更强的范围全下,全下范围内基本上只有A和高牌组合,这些牌被跟注的可能性更小,即使被更小的牌跟注,也会有更高的胜率。一般来说,除非拿到大的成牌,否则他不会在翻牌后玩大池。翻牌前,即使怀疑自己有最好的牌,最稳妥的做法也是利用弃牌胜率,而不是去跟注。 如果能在不冒大风险的情况下逐渐累积筹码,最终你能建立起足够的筹码量,舒舒服服弃牌进钱圈就好了。筹码量的多少取决于能得到奖金的人数。如果锦标赛有十分之一的人可以拿到奖金,你大概需要起始筹码十倍的筹码量。如果锦标赛有二十分之一的人可以进入钱圈,你则大概需要起始筹码二十倍的筹码量。一旦达到筹码量的目标,你应该打得比以前更紧。核心就是,用最少的风险来维持这个筹码量。最好在接近泡沫圈的过程中,你的筹码都不要下降。与此同时,你的目标应该是,在盲注逐渐消耗筹码的过程中,把更短的筹码和技术不行的大筹码从泡沫圈淘汰出去。这种玩法的后果是,你能经常拿到最小奖金,这当然很好,但是也可能经常成为泡沫,这就很可怕了。 简单在哪? 我们说过,正确的策略其实相当简单。打紧一点,慢慢把筹码累积到能进钱圈的范围,然后开始打得越来越紧,为了锁定奖金,翻牌前弃掉开池弃掉AA都在所不惜。一旦你掌握了这项简单的策略,就能对锦标赛中大多数人占据巨大的优势。娱乐型玩家里面很少有人能在需要的时候开池弃掉AA,也很少有优秀的MTT玩家能在拿到足够进钱圈的筹码后放慢节奏。他们能在锦标赛取得那么多成功,靠的就是这种激进,而且其中很多人并没有转换打法的能力。 举个例子,最近这个夏天,我在永利打了一场买入5K的幸存者锦标赛。比赛会奖励17个人$5000奖金。场上还剩19名选手,我的筹码跟另外几位短码差不多。我桌上有一位近几年在WSOP主赛事进过决赛桌的人。他是非常有能力的MTT牌手,利用他的技术,他到泡沫圈时累积了很不错的筹码量。还差两个人出局就能钱圈,场上大概有6个短码,他本来可以一直弃牌,轻轻松松进钱圈。但是,他在这场幸存者锦标赛依然忘不了让他在MTT中取得很多成功的激进玩法。在过去两个盲注圈中,他两次在枪口位全下大约20个大盲注,而桌上可能有4位短码,还有一两个人筹码跟他差不多。在常规的MTT模式中,这种打法可能说得过去,但在这里,就算他有QQ这么强的牌,我也确定他这样打是错的。 这一次,他又在枪口位全下,我在大盲位低头看到AKs,我的筹码大约是10个大盲注。虽然我怀疑他的全下范围非常宽,但我还是可以轻松弃牌,因为至少还有一位玩家的筹码比我少,另外还有两个人的筹码跟我一样多。明明可以等比我小的筹码先出局,或是等跟我筹码一样的人先犯错,比如用AKs跟注对手的全下,我为什么要抢着先去跟注对手的全下?两手牌之后,我在CO位用AJo全下,按钮位用AKo跟注。我在距离$5000最低奖金还差2个名次的时候被淘汰。 我相信大多数优秀的MTT玩家在拿到WSOP主赛事决赛桌选手那么多的筹码时,都会打得这么激进,我也相信锦标赛中任何其他人都会用AKs跟注对手的全下。正是因为参加这种比赛的人太容易犯这些错误,我才能在幸存者锦标赛中赚到钱。在我平时参加的线上幸存者锦标赛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拿到$1000的奖金。平均来看,我进钱圈的概率至少应该达到7.5%。根据我所玩的小样本进行计算,我进圈的概率已经达到了14%。这差不多是赚钱期望值的两倍了,原因并不是因为我的打法有多高超,而是其他人玩这种比赛模式的技术太差。 结语 幸存者锦标赛的奖金结构超级平均,再加上很少有人知道这种锦标赛的正确玩法,所以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用最困难的方法来赚最简单的钱。打好这种锦标赛并不难,当你成功时,结果当然很棒,但是当你没成功时,就必须面对可能是这辈子最大的泡沫。在所有的扑克模式中,我认为它对你的承受能力的要求是最高的,但是由于这种锦标赛中优秀的玩家寥寥无几,所以绝对值得花这些心思。 - 0
- 0
- 0
- 0
锦标赛大神用实战牌局告诉你:AK很难打,下注须谨慎
德学院官方2018.05.29 发布
=== 作者简介 === Jonathan Little,两个WPT冠军头衔,现场锦标赛总奖励超过600万美金。 AK是让很多娱乐型玩家头疼的一手牌。有些人每次拿到AK都进攻进攻再进攻,只要有机会就不断加注和反加;有些人则更加谨慎,如果手牌没有击中顶对+,他们只会跟注和过牌。但是,每次都同一个套路真的可行吗?尤其是当你的对手打得非常好的时候,你会发现每次都用同一种方法来玩同样的起手牌,从长远来看结果很不妙。你必须非常关注对手,并且准确评估他的习惯,才能用AK(以及其他手牌)拿到最多的价值。 下面这手牌来自我的一位学生,它为我们如何打AK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盲注150/300,底注40。对手在中间位置加注到700,他的有效筹码是11,000。所有人弃牌到小盲位,我们的主人公拿到A♠K♣,他跟注了。 在小盲位用AK跟注或3bet都是可行的。当你没位置,而且筹码很深的时候,你一般都想玩小底池,因为有位置的玩家翻牌后拥有重大的优势。如果你翻牌前只用AK跟注的话,你要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在“慢打”,所以不能在任何翻牌盲目的全下筹码,这一点非常重要。相反,如果你是在谨慎地打一手还不错的强牌,先看看能不能在翻牌击中优质牌,再决定要不要投入很多筹码。在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对手是松凶的玩家,我更喜欢3bet,如果对手是紧而被动的玩家,我更愿意跟注。 翻牌是Q♥8♥8♣。主人公过牌,对手在2,160的底池下注800,主人公跟注。 这个时机很适合先过牌,然后跟注对手中等数目的下注。你可能会觉得在没位置的情况下只用A高牌跟注有点冒险,但别忘了很重要的一点,AK能击败所有的听牌和诈唬。当然,你的牌很容易被AQ或87之类的牌击败,但是对手范围内更多手牌是没法中牌的,单凭这一点,弃掉AK就是得不偿失的。如果你想输掉底池,最容易的办法就是每次没中一对就过牌-弃牌。 转牌是6♥。主人公过牌,对手在3,700的底池下注900,主人公弃牌。 当转牌完成了一个很明显的听牌时,AK投降就很明智了。主人公的范围内随随便便都会有同花、三条和顶对之类的牌,也就是说,AK其实是他目前可能有的手牌中最差的一手牌之一(也许JT、J9和T9是绝对最差的手牌)。当你拿着范围里最差的一手牌,面对对手的下注时,弃牌会是明智的打法。 有些牌手认为在转牌过牌-加注会更好,这有可能让对手弃掉所有比三条更差的手牌,但是对手有优质牌的可能性太高了,尤其还要考虑到如果他打得很好,还可能会用边缘的成牌比如顶对,在转牌随后过牌。当转牌很明显完成了一些听牌时,有能力的对手如果下注,要么代表他有强的成牌,可以抵抗额外的压力,要么代表他有听牌。面对这样的范围,过牌-加注一点都不讨好。 翻牌后弃掉一手翻牌前很优质的手牌,你的心会非常痛,但是你必须明白,AK如果没有中牌,最多就只能用来抓抓诈唬。如果对手在多条街都展开了进攻,你还是应该弃牌。 - 0
- 0
- 0
- 0
单挑中途对手掉线,坐收渔翁之利是否可耻?
德学院官方2017.06.12 发布
作者:Barry Carter 正打着比赛,对手突然掉线了,究竟应该等待他重新连接还是第一时间按下“加注”按钮让他扣盲到死? 上周,因一次断网事故,一人轻松将冠军收入囊中,一人错失金手链。 在买入$333的WSOP线上小型Grind赛事中,Mark Scacewater在最后单挑期间不幸掉线,且长时间未能成功重连,最终与金手链擦身,而他的对手Joseph Mitchell却不费吹灰之力将金手链和$122,314冠军奖励收入囊中。 掉线这事儿吧,在线上扑克中并不少见。其实就连Charlie Carrel的SCOOP高级别主赛冠军头衔都是因为中途掉线,然后自己跑去星巴克才打出来的。在打一场锦标赛期间,掉线的确是件让人抓狂的事情。而且如果是在最后单挑时掉线,那你的对手简直就是捡了大便宜,冠军对他而言就成了天上掉馅饼。 但问题是,遇到对手掉线,你究竟应该第一时间将他扣盲至死,还是应该遵循体育精神,先暂停等他重新连接? 没有后备计划,只能自认倒霉 在争论这个问题之前,我必须要承认,如果单挑时遇到对手掉线,我也会厚颜无耻地在第一时间按下“加注”按钮。但是呢,放到真实生活中,我却愿意在现场赛事的决赛桌上与其他选手一起等待晚到的对手。不论出于哪种原因,我的确真切地看到了线上和线下的三观不同。 我之所以认为按下“加注”按钮完全没问题是因为以下两点: 首先,垃圾网速会大大减慢游戏的节奏,让游戏变得非常无聊。就像我根本欣赏不来William Kassouf在现场比赛中叽叽喳喳浪费时间,也欣赏不来某些人每手牌都要等到计时器数到零才行动,只因为他们是在公车上用手机打牌,网速太卡。这些都会让游戏变得异常无聊,所以给那些因渣网速而掉线的人一点惩罚,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下一次玩牌时做好万全准备。 另一个原因就是,在当今这个年代,因没有后备计划而遭遇损失完全不能算是借口,尤其是当你正在打一场非常重要的比赛时。尤其是你还是职业玩家,不做后备计划简直不可原谅。当发现网速开始变渣时,我当即就有三个备用地方可以去,我甚至可以从电脑端换到手机端。如果比赛买入非常可观,那你就更没有理由不给自己预备一个B计划。 这是你的义务 作为一名扑克玩家,你有义务让自己的资金规避不必要的风险,就像你有义务为自己选择好的游戏、在资金能力范围内游戏以及将打牌赚来的钱合理分配一样。 但我还是要说,这毕竟是一场金手链赛事,所以是否应该在发现有选手掉线时暂停一下,至少给掉线的选手多一点时间回归。我不清楚Joseph Mitchell是否在发现对手掉线时提出过这种要求,或者只是一味趁机将对方扣盲到死。可毕竟这场比赛有很多人在看,而且金手链对一名牌手的意义可想而知。以这种“尴尬”甚至“厚脸皮”的方式赢得比赛,会不会过于不耻?不过我还是想说,这种事情更多还是看线上平台的态度,而非选手自己... 在对手掉线时趁机将对方扣盲至死,不论你觉得这种行为是否符合道德伦理,作为一名牌手,你唯一能做的也只有确保自己不陷入这种“绝望”之中。时刻让设备保持联网状态,知道附近哪里有免费WiFi。而如果你是职业打牌的,那么为自己添置一个无线路由也是很必要的投资哦~ 在一场线上比赛中发现对手掉线,你会怎么做呢?快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看法吧~ (本文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 0
- 0
- 0
- 0
扑克策略:一个人要怎样做才能保证输钱?
德学院官方2016.12.06 发布
作者: Collin Moshman 19世纪的数学家Carl Jacobi有句格言是:“反过来问,永远要反过来问。”Warren Buffett(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Charlie Munger(查理·芒格)后来把这个理念应用到了通常的决策方法上。他观察到的情况是,在任何领域,用反过来的问句进行回答通常会更简单。例如,假设一项业务想成为出色的客户服务。他们可能要开始问反过来问了:“我们做什么会让客户服务很糟糕?”这样他们就知道答案了,比如长时间等待,代理没有权限改正客户的问题,然后他们就可以专注来排除这些问题。做生意时构建客户服务计划时只要排除竞争对手制造的所有错误就好了。 例如反演法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框架。你可以反过来提问,获得对原始问题更深的理解。在扑克中,我们可以问这样的问题:“一个人要怎样才能保证输钱?”这个问题的答案包括: 打他们缺乏技术优势的最难打的游戏 从不在打完session后进行学习 抱着不论怎么样都应该赢的态度 不关心情绪控制并且在打牌时失控 把重点放在避免这些重要的错误上,你要做跟输钱玩家完全相反的事。 反演法在游戏决策中也很有价值,例如我们接下来看的这一手牌。 一场线上MTT,盲注为$25/$50,有效筹码为$5万。我们在按钮位用6♠6♣加注到125,小盲位弃牌,大盲位跟注。他的数据是25/5。底池:275 翻牌:J♠6♥2♦,大盲位下注250。我们应该跟注还是加注?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反过来问:“假设我们完全没中翻牌的话,这是诈唬加注的好时机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被动的玩家下注接近满池的话,很有可能代表他喜欢自己的牌。所以如果我们的牌是A♣8♦的话,除非你对对手翻牌后的倾向读得很准,否则应该弃牌。我们第二好的选择是float,因为投入的筹码更少,赢率很低,并且对手有机会被后面街的牌吓跑。最差的选择是加注。 通过回答这个反过来问的问题,我们间接回答了最原始的问题:拿到非常强的牌时,我们该怎么行动?如果我们认为这个时机不适合诈唬加注,因为他很少会弃牌,那么现在很适合立刻为价值加注。如果我们跟注而不是加注,就没有利用到他不太可能在这时候弃牌这个信息。牌面有可能在后面的街出现高牌,后门顺花或其他会让他不喜欢自己手牌的公共牌。 反演法也可以用于发现矛盾的思考。假设我们翻牌前加注,然后进入单挑,在有利位置对Q-2-2彩虹面的翻牌持续下注,对手跟注。转牌又是一张Q,牌面出现两个对子。在我扑克生涯早期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我几乎每次碰到这种情况都会随后过牌。如果我是垃圾牌,我的理由是:“这张牌不适合诈唬。如果他喜欢翻牌的话,转牌啥也没改变。所以我还是放弃吧。”如果我有一张Q,我的理由则是:“他能跟注三条街的牌很少,下注会吓跑他的。” 这个时候不论是诈唬还是价值下注都让人万分纠结。然而如果对手在没有葫芦时,从不跟注三条街的话,我们应该利用这个破绽做三次开火诈唬。如果对手从不在这种牌面结构弃掉88或A高牌的话,我们应该在有QX牌时激进地获取价值。 下面是最近我一个学生复盘时反过来提问的一个思考过程。 最终的牌面是:8♦9♦2♠4♥9♥。一位非常松的娱乐型玩家在河牌下注三分之一的底池,主角用A8跟注。我问他这时会用什么牌价值加注,他说,“应该是9或更好的牌。”然后我问他,“你的诈唬加注范围是什么呢?”他回答:“我认为自己不会在这里诈唬加注。他的范围真的很宽,他几乎不会弃牌。他有A高牌都会跟注的。”这个陈述也许没错,许多松的低级别玩家不喜欢弃牌。但如果我们因为他范围很宽并且会用大部分牌跟注而从不诈唬加注的话,这代表我们的价值加注范围应该更宽。 当然,面对优秀的对手时,正确的做法是有平衡的加注范围,既包含诈唬也有价值手牌。但如果我们发现破绽,有理由从不诈唬加注的话,那么应该有更宽的价值加注范围。 反演法是强大的决策工具,每当你碰到很难的决策时,考虑反过来问自己问题。这能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发现自己的思考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 0
- 0
- 0
-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