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0 讨论 0
微级别锦标赛策略指南,从头教你玩到尾
德学院官方2021.02.10 发布
微级别扑克锦标赛的最佳策略,总的来说就是中早期紧凶、泡沫期和决赛桌在关键时刻松凶。 这个路线能帮我们攒到尽可能多的筹码,为我们冲击最后冠军保驾护航。 当然,这个最佳策略只是一种概括的说法,具体要怎么操作,我们下面会聊到,但聊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哪些是微级别的锦标赛。 ===微级别锦标赛=== 微级别MTT有两个特点:买入低和人多。 买入一般低于5刀这样,人多的话一般多到超过1000+的报名,有时甚至超过5000+,像有些微级别百万赛,比如PS办的那种,报名数通常都有2万+。 ===微级别锦标赛最佳策略=== 用在微级别锦标赛的最佳策略跟用在中高级别锦标赛的策略是很不同的,原因是微级别锦标赛中玩家的水平鱼龙混杂,很多选手的打法非常无厘头,面对各种无厘头的玩法,我们最好的做法就是变得紧一些。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大家要一紧到底,比赛每个阶段的情况都很不同,所以不同阶段也相应有不同阶段的打法,我们先来说早期阶段的策略。 ♠♠早期策略♠♠ 买入较高的比赛中,早期的时候我们应该玩多一些牌,原因是多数高买入比赛的初始码量都很深,一般是200bb+,这意味着我们很多时候赔率都会很划算,所以可以看很多翻牌。 再者,比赛早期的时候,桌上还有大量水平较弱的玩家,到了后期他们大多数都不在了,所以我们应该在早期先下手为强,把他们的筹码先挣到手再说,而中后期时,留下来的一般是比较难对付的选手,这时候就不该再贸然出手。 可若是微级别的比赛,很多底池一般都是有4位或4位+的选手入局,这意味着我们会很容易被听牌反超,因此这个阶段我们除了收紧范围之外,别无他选。 码量多的时候,有些人或许会忍不住看很多翻牌,希望能通过中两对+的牌去赢一个大底池,而多数对手也是正有此意,所以我们就不该这么做了。 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一手好牌,然后在拿到它们时狠狠打价值,微级别比赛的动人之处在于许多玩家常常会在不应该这么做的情况下选择用一些弱牌去跟大注或大加注。 拿到KK或AK这类牌时,前面没人加注的话,我们应该加到3bb或4bb,甚至更多。若前面有人加注,那就反加到一个底池的数量或是对手加注量的3或4倍。 进入翻牌后,策略就非常相似了:用强牌下注,用多数弱牌过牌或直接弃牌,由于对手的弃牌率不够高,因此诈唬是没必要也没意义的。 早期用ABC的打法去处理的话,我们会靠强牌获取海量价值,当样本量足够大的时候,大家就能看到这么做之后所带来的高收益了。 当然,由于对手会用各种奇葩弱牌进行跟注,我们会因此遭遇各类爆冷,玩这些微级别比赛,我们有可能会遇到无数次被对手弱牌河杀出局的经历,大家要对这种“含冤”出局做好心理准备,而这是碰到玩得烂的对手时无可避免的情况。 可这正是我们得以在微级别比赛盈利的原因,比赛中太多这类对手,因此我们只用继续选择在合适的时机入局,这些对手一定会为自己用弱牌跟注而付出代价,从长远来看,他们终究会被理智的一方从比赛中淘汰光。 ♠♠泡沫期策略♠♠ 此时临近奖励圈,打法整体上会变紧很多,因为大部分短码都想要苟活进圈分一块蛋糕。 我们在这个阶段的策略主要还是视手里的码量而定,若是≤30bb的短码,那就等好牌再出手,一旦拿到好牌,就玩得凶些,尽量打到全下,但也别太紧,以防被盲注耗到仅剩几bb码量,这样就只能拿个最小奖金了。 若说我们是靠打卫星赛拿到WSOP主赛门票,那选择苟进奖励圈还可以理解,可就这里所说的微级别锦标赛而言,最好的做法还是尽可能多地闯入决赛桌,因为前几名的奖励才是占了大头的。 不过泡沫期时如果我们的码量较大或属于中等码量,那就可以玩得凶一些,趁机多累积筹码,这对于后期的比赛会很有帮助。 我们甚至可以考虑用K♣10♦、8♠6♠或A♥2♦这种中等牌力的牌型在翻前加注偷池,尤其是在后位时,在后位偷盲的话,成功率会高很多。不过这也仅限于泡沫期时才这么做,其他时候就算了。 虽说是微级别的比赛,可对于很多玩家而言,他们还是很害怕在泡沫期出局的,因此在短码坐盲住位时进行攻击就跟更容易打出弃牌率。 像Daniel Negreanu就是这么做的,泡沫期如果是中等以上码量,他会用很多牌型开局,他认为多数人在这阶段都变得很怂,于是会利用大家的怂在这个时期累积码量,他说自己在比赛中的成功,有不少都是靠在泡沫期累积到的码量助力的,而为了将偷池风险降到最低,他开局时一般只会做一个最小加注。 不过我们并非什么时候都该这么凶,如果有人在泡沫期对你全下,那你就不该用太宽的范围去跟注,选择在这时候全下的话,牌力通常都是很不错的。 从数学的角度看,在某些情况中我们可以用较宽的范围跟一个短码的全下,但总的来说我们还是应该尊重他们的孤注一掷,不要用那么垃圾的牌去跟。 ♠♠奖励圈策略♠♠ 一旦进入奖励圈,牌桌就会变得热闹起来,那些在泡沫期基本是弃掉每一手牌的多数玩家,为了能够闯入后期,他们在这个阶段会急于翻倍,于是会用较宽的范围去全下。 这个阶段中,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该调整回偏紧的状态,然后挑准时机利用对手们的松凶风格谋利。 不过若是我们桌上的对手打得紧,而我们又是桌上的筹码王,那这种情况就不要客气了,他们不凶的话,就由你来做那个凶的人。 这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多累积筹码,为自己闯入决赛和拿下最终胜利提高胜算。 MTT的奖励结构一般是前几名拿的钱最多,我们多累积筹码不仅是让自己有更大的胜算进入决赛,同时也是让自己有更高的胜算拿下高名次和高奖金。 ♠♠决赛桌策略♠♠ 如果你真闯入决赛,这时候若是开多桌打牌,那你最好将其他牌桌关掉,或是只用强牌入局,因为就算是决赛桌,第1名和第9名之间的奖金差也是非常大的,所以为发挥出最佳水平,我们需要集中精力在决赛身上。 进入决赛后,对手一般都是有些水平的了,桌上基本不会再有很鱼的玩家,虽说对手变得没那么好对付了,但至少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终于有人懂得尊重我们的下注或加注了! 因此,如果能够挑准时机在决赛桌打得凶一些,效果会非常好! 入局范围可以稍微比之前宽一些,一旦入局就该坚持下去,不要轻易放手,不要害怕打大底池,但也不要盲目,要懂得识别出紧玩家身上透露出的信息,如果一个打得紧的对手,他的动作透露出你的牌力已经落后了,那就要学会放弃,不要贸贸然用一些中等牌力的牌型去跟注,为了它们损失掉一大笔筹码。 ♠♠是否协议分奖金?♠♠ 不要答应协议分钱!我们打的又不是奖金好几百万刀的比赛,本来就是冲着头奖那点钱去的,胜利的果实眼看就要摘到了,又何必在这时候整这么些个幺蛾子,如果分钱,那就拿不到多少了,所以千万别分! ===总结=== 微级别比赛别看买入低,但波动会很大,稍微玻璃心一些的人都不适合这种比赛,因为当你打得够多的时候,你会发现被爆冷、被河杀或遭遇cooler这种事在这类比赛中绝对是一种常态。 就算微级别比赛中的无厘头玩家都没了,但作为一名MTT玩家来说,本身会经历的波动也是避免不了的,像那种参加了20多场比赛却没进一个奖励圈的事,对于锦标赛型玩家来说就跟家常便饭似的。 因此,如果你真的想要进入锦标赛这个江湖,最好是至少准备100场比赛的买入起吧! 不过虽说波动大,但由于参赛玩家水平比较次,所以我们在这类比赛中出成绩的机会也相对高很多,如果能够做到在比赛中使用正确的策略,保持发挥自己的最佳水平,我们早晚会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的! 祝大家好运!♠ - 0
- 0
- 0
- 0
从头学习无限注德扑战术:系统化思考做优+决策
德学院官方2020.05.06 发布
导语:在扑克游戏过程中,大部分玩家不会分析他们在扑克决策中使用的方法。但你的扑克优势是由你的决策决定的。你如何想出和设计思考过程得出你的决策会极大影响你的游戏。 扑克既是艺术也是科学。在学完科学的部分后,艺术应该随着熟悉和专注沉浸游戏中。科学地处理游戏,学习所有的策略和战术。能熟练收集和储存高水平的有用信息,并且知道在适当的情况下使用正确的战术。训练你的大脑有效运行,舍弃无用的信息和情绪化的想法。 用思考系统来划分你的考虑事项。把你可用的所有脑力专注于重要的事,而不是那个鸡尾酒女服务员。今天小编就整理出由国外职业玩家Roy Cooke撰写的文章,他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切入,和各位探讨一下怎样才能做到最优的策略。通过内容一同来看看! 我们如何改善决策过程呢?走完一千里路,一次只能走一步,这个过程也是如此。圆满完成的话,你的扑克思考过程得到的益处会让你大呼过瘾。首先,你需要对当前自己的思考过程有自知之明。造成你的决策失误缘由是怎么来的?是来自于不正确的信息吗?还是因为信息不充足?还是因为对目前情况错误的估计?还是因为不正确的计算?还是因为情绪的反应?有坏习惯的思考过程?有没能记住的步骤吗?有过分强调的步骤吗? 大多数人会过分强调他们理解最好的部分,而且忽视他们有弱点的部分(而且这不仅仅是在扑克中)。你的个人偏好是否影响了你的决策?喜欢冒险的人看到的是机会,避免冒险的人看到的则是威胁。愿意相信自己运气不好的人会专注他们游戏中运气不好的部分,不理会有运气的情况。你的思考过程有没有被这些因素中任何几种所歪曲呢? 写下符合你的思考和游戏风格的思考流程是很好的第一步。把你的思考过程系统化。例如,判断在你前面跟注的对手的范围;考虑牌面结构和在你身后可能发生事件的可能性;评估你的手牌目前能打的不同的方式。一旦你做完这些,把它记在心里;让它成为习惯,成为无意识的思考过程。就算你不在手牌中也可以来一遍这个过程,能加强习惯,使你更善于读牌,并改善你的策略和战术。当这个成为习惯,你有意识的大脑会自然地更深层次分析情况,创造更好的决策。 一些扑克理论学家把对手的倾向分类,设计出四角图,从而划分对手采取的战略打法。这些分类或四个角分别是松凶型、紧凶型、松而被动型和紧而被动型。 这些四角图中单独区间内存在不同的程度,从而让对手的类型更宽泛。这些分类/四角图的优点是,需要记住的更少了。缺点是让思考过程变得更肤浅。话虽如此,大部分时候,不同的逻辑技巧会得出相同的答案。不过当更深层次的思考过程能得出更好的答案时,你的优势就会增加。 另一个扑克思考过程的办法是把对手的行动带入范围中。对手的跟注范围是什么?加注范围?弃牌范围?过牌-加注范围?价值下注范围?与其识别所有已知牌,不如把它们放到范围中。他河牌价值下注的范围可能是A-A+,他的弃牌范围可能是KT和更差的牌。通过把它们放到一起,分析在这个范围内他会用多少牌这样打,你就能把对手的行动跟他在目前的情况下会挑选什么牌这样打对上号了。这些有质量的信息是你决策的基础。 大部分玩家会假定一个基准线或“默认”条款来给玩家分类,当条件不标准时就调整打法。我会把自己的打牌标准作为基准线。当我发现玩家做出跟我不同的打法时,就分析对手的思考过程为什么不同,然后考虑对打法做任何必要的调整。我发现这个很有效。这一开始要学的不多,我已经知道自己是怎么打牌的了,这使我记住信息和根据玩家的倾向来做调整更加容易。 其他玩家使用GTO(博弈论最优)作为基准线。GTO指定了对抗范围的数学百分比,从而阻止对手利用你的破绽。它在许多情况下很有价值,这个知识与许多扑克决策有关。如果你反正要学FTO,不如使用GTO来作为基准线系统化你的思考过程,相应调整你的打牌频率。如果对手正确的诈唬频率是X%,那么考虑对手诈唬是比正确的数字更多还是更少,调整合适的跟注范围。话虽如此,你必须考虑所有因素,包括牌面结构、对手的范围和情绪等等来计算正确的频率。 综上所述,虽然我说的很多内容是关于系统思考,但如果你理解为什么一个打法正确背后的动机,就能做出更好的决策。有概念地理解扑克能帮你精确思考任何情况,尤其是不标准的情况。一流的打法并不是像二十一点那样记住情景反应。你需要思考一些复杂的情况,形成准确的解决办法。 所以,分析如何以及为什么你会这样思考。你能让思考过程更准确吗?系统化你的思考过程能让它更容易,让你更熟练和更容易回忆吗?学习扑克的概念,了解顶尖玩家会如何思考,设计思考过程来学习这个知识。如果你能做到的话,你就走上了通往伟大的道路。 - 0
- 0
- 0
- 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