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 0 讨论 0
你坐大盲位时让你一个人把ante全交了 你肯吗?
德学院官方2018.02.04 发布
WSOP上周宣布今年他们夏季系列赛中的所有豪客赛都将引入“限时器”和“大底注”这两个新规,添置新规的目的是为了加快比赛的节奏。 限时器的使用方法大家应该都懂了,至于“大底注”指的又是什么呢?在WSOP发布的消息中,他们对此作出的解释是:大底注是线下扑克游戏使用的一种机制,是指坐在大盲位或者按钮位的选手替全桌人把所有前注一次性投入底池所要支付的筹码。 为了让游戏规则化繁为简,“大底注”的数量通常等于一个大盲注的数量,比如说在没有“大底注”的扑克游戏中,当盲注是200-400,前注25的时候,换成新版赛规的话,盲注&前注就会变成大小盲200-400,大底注400(而这个大底注一般是大盲位或按钮位支付)。 前注会间接拖慢比赛节奏 打过现场比赛的人都知道,当同桌有人因为忙其他事或心不在焉而忘记支付他那一份前注,每每都要别人催促才记起来的这种行为有多拖慢比赛的节奏。 比方说一场很平常的涨盲时间15-20分钟的小买入比赛,如果你碰上一位经验不足的发牌员,然后又跟一些爱走神或顾着玩手机的人同桌,因为前注的问题,你很可能在一个级别里只能玩4到5手牌而已。 就算发牌员很有经验并且同桌的玩家节奏也都很快,可在一整场比赛中,每一手牌发牌员向每一位玩家收前注的这个动作以小积大,总的来说它所消耗的时长肯定不少。 再者,前注一般都是面值小的一些筹码,当每一个人每局牌都要支付前注时,在整场比赛中,为了支付前注,这些小面值筹码就不会被移除,可它们的功能仅是为了支付前注而已,在下注或加注时,这种小筹码几乎不可能会被用上。 因为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一些比赛中,如果有玩家买入的时间较晚,工作人员在给这位玩家配备筹码时,一般不会再给他/她一些小筹码,而他上桌后为了支付前注就不得不跟桌上有小码的人去换,这种换来换去的动作其实多少也算是一种消耗时间和拖慢比赛节奏的行为。 解决慢节奏的方案 每局牌每个人都要支付底注会拖慢比赛节奏?那就用大底注来解决这个问题吧,化繁为简让大家的行动可以更快些,那每个级别可以玩的牌也就更多些。 “大底注”这个螃蟹Aria娱乐场是第一个吃的人,Aria的赛事总监Paul Campbell说有位客人曾在一个cash游戏里面玩过这种赛制,并把这种赛制推荐给了他,于是Campbell决定试一试,遂将这种赛制引入他们扑克室举办的豪客赛中。 ARIA 赛事裁判 Paul Campbell 第一次使用这种赛制是在2017年4月,原本是由按钮位支付大底注,Campbell在他们的比赛中把规矩改成由大盲位进行支付。 Aria吃了这个螃蟹后,江湖上其他比赛的主办方也开始考虑是否要跟着吃这个“螃蟹”。为了跟上潮流,听取了玩家们的意见后,希望能够提供最一流赛制的WSOP决定将“大底注”引入它的巡回赛中,第一场使用“大底池”的比赛将是WSOP巡回赛拉斯维加斯Rio站2200美元买入的小型豪客赛,WSOP总裁判Jack Effel解释在他们的比赛中,“大底注”的数量等同于“大盲注”的数量。 WSOP 总裁判 Jack Effel 这则消息公布后不久,WSOP官方随即又宣布了今年夏季系列赛所有豪客赛将全线使用“大底注”赛制的决定。 尝试新赛制的除了WSOP和Aria,WPT也在新赛季的LA扑克经典赛首发赛事启用“大底注”,那场比赛吸引了近4000次报名,这也许是目前为止关于试用“大底注”的一次最大规模的试验了,而这个赛事是由裁判协会创始人/WPT赛事现任执行董事Matt Savage引入经典赛的。 裁判协会创始人Matt Savage 这几个月以来,Savage在推特一直表达着他对“大底注”这种新赛制的支持,他说这个新规在比赛过程中一直用得很顺利,在他得到的反馈中,几乎全是支持的声音,而这种支持绝大多数是来自业余玩家的。 从目前的反应看,大底注以后有可能会被普及开来。 新事物引来的争议 不过,如果所有新事物一样,“大底注”除了得到赞誉外,也遭受了一些质疑。 “大底注”先受到的诘问是:究竟哪个位置的玩家支付这个“大底注”最合适?那位像Campbell推荐“大底注”的顾客,他说他玩的私局规定的是按钮位支付,而在外媒PokerNews对于选哪个位置做的一项投票中,92%的人也投给了按钮位,只有8%的人赞成大盲位支付,可是赛事方却更倾向于让大盲位支付。 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原因很可能是我们在牌桌上所打的每一手牌都会有一个大盲位玩家,但并不是每一手牌都会有按钮位,从我们已有的经验来看,不管谁出局了,桌上必然有人会支付大盲注,可在特殊情况中,按钮位是“空位”的情况却是存在的,那在这种情况中,如果是由按钮位支付“大底注”的话,这笔钱又该谁来给? Effel解释这也正是WSOP决定让大盲位支付大底注的原因,可如果是大盲位支付的话,另一个问题又来了,这个问题应该才是引入大底注要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当坐在大盲位的选手是一个短码时,他的筹码不足以支付大盲注和大底注,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比方说这位坐在大盲位的短码手里仅剩15k筹码,而当时的盲注是5k-10k,大底注10k,这种时候,他/她是该先给大底注,还是该先支付大盲注? 随着这个问题而衍生的另一个疑问是,当一位短码全下时投入底池的筹码量低于大盲注+大底注的数量,那这位短码选手如果赢了,他能赢的筹码又是多少? 每一种赛事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方式都不同,而按照以往使用正常底注时的赛制,大家一般都是先支付前注再考虑大盲注,而这也正是WPT经典赛时的处理方式,也是Aria扑克室一开始的处理方式。 可推特却有玩家呼吁应该改为“在短码时先支付大盲注”的赛制,不然当一个短码全下之后,就算他赢了,他也只是翻本而已。 还是上面那个例子,盲注5k-10k,大底注10k,但短码只剩5k时,如果他/她赢了底池,因为他不是强制性地先支付盲注,而是先支付底注,所以他赢了也只是赢了底注的一部分,多赢了5k而已,底池的其他筹码则不归他所有。 Daniel Negreanu认为这种结果是很荒谬的,而这也是Aria的人后来将短码先支付大底注改成先支付大盲注的原因,而WSOP则会沿用Aria的赛制,在这种情况中,会让选手先支付大盲注。 Daniel Negreanu 对于使用“大底注”的第三个疑虑是当牌桌上非满员桌时,坐在大盲位的玩家是否还是要按照满员桌的标准支付满员桌时的大底注? 对于这个问题,在赛制方面很有研究的Allen Kessler 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我建议在首次重新分配座位时就可以停用大底注,这么做会减少很多非满员桌时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赛制专家Allen Kessler 在partypoker举办的蓬塔卡纳赛事中,他们在非满员桌使用大底注赛制这个问题上,他们的处理方式是当桌上出现至少三个空位时,大底注的数量将会减半,而一些玩家则建议当牌桌人数减少时,大底注也应该相应减量,这么做才能玩家在非满员桌时的策略不至于有太大的变化。 对于赛事引用“大底注”这种赛制,Kessler觉得以后如果选手被安排到新桌子时,倘若那个座位是大盲位的话,他们应该会比以往更不情愿坐在这个位置上。 它会演变成一种趋势吗? 对于这个新事物,关于它是否代表了行业的一种进步,我们目前尚难作出定论,有人说过“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它对行业的发展究竟是利是弊,这个答案我们只能交由时间给出最后的定论。 Kessler认为目前的赛制其实完全没有问题,也很公平,他觉得就算牌桌上坐着一位经验老道的发牌员,很会处理前注的问题,那他为整个比赛省下来的其实也没有太多时间,换句话说,前注的存在其实并未对游戏的节奏有太大的影响,因为改变赛制并无太大意义。 也许改变并无太大意义,但除了受到WSOP、WPT、Aria的注意外,像888、扑克之星和partypoker这些行业巨头也开始对这种新赛制有了关注,而它是否真能得到大部分人的接受,今年夏季的WSOP豪客赛结束后,我们再从中去找答案吧! 如果有一天当你打的比赛也引入了“大底注”,你是会心甘情愿支付,还是会有所抵制呢?欢迎大家留言告诉我们你的想法~~ - 0
- 0
- 0
- 0
扑克策略:一个人要怎样做才能保证输钱?
德学院官方2016.12.06 发布
作者: Collin Moshman 19世纪的数学家Carl Jacobi有句格言是:“反过来问,永远要反过来问。”Warren Buffett(沃伦巴菲特)的合伙人Charlie Munger(查理·芒格)后来把这个理念应用到了通常的决策方法上。他观察到的情况是,在任何领域,用反过来的问句进行回答通常会更简单。例如,假设一项业务想成为出色的客户服务。他们可能要开始问反过来问了:“我们做什么会让客户服务很糟糕?”这样他们就知道答案了,比如长时间等待,代理没有权限改正客户的问题,然后他们就可以专注来排除这些问题。做生意时构建客户服务计划时只要排除竞争对手制造的所有错误就好了。 例如反演法就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框架。你可以反过来提问,获得对原始问题更深的理解。在扑克中,我们可以问这样的问题:“一个人要怎样才能保证输钱?”这个问题的答案包括: 打他们缺乏技术优势的最难打的游戏 从不在打完session后进行学习 抱着不论怎么样都应该赢的态度 不关心情绪控制并且在打牌时失控 把重点放在避免这些重要的错误上,你要做跟输钱玩家完全相反的事。 反演法在游戏决策中也很有价值,例如我们接下来看的这一手牌。 一场线上MTT,盲注为$25/$50,有效筹码为$5万。我们在按钮位用6♠6♣加注到125,小盲位弃牌,大盲位跟注。他的数据是25/5。底池:275 翻牌:J♠6♥2♦,大盲位下注250。我们应该跟注还是加注? 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反过来问:“假设我们完全没中翻牌的话,这是诈唬加注的好时机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被动的玩家下注接近满池的话,很有可能代表他喜欢自己的牌。所以如果我们的牌是A♣8♦的话,除非你对对手翻牌后的倾向读得很准,否则应该弃牌。我们第二好的选择是float,因为投入的筹码更少,赢率很低,并且对手有机会被后面街的牌吓跑。最差的选择是加注。 通过回答这个反过来问的问题,我们间接回答了最原始的问题:拿到非常强的牌时,我们该怎么行动?如果我们认为这个时机不适合诈唬加注,因为他很少会弃牌,那么现在很适合立刻为价值加注。如果我们跟注而不是加注,就没有利用到他不太可能在这时候弃牌这个信息。牌面有可能在后面的街出现高牌,后门顺花或其他会让他不喜欢自己手牌的公共牌。 反演法也可以用于发现矛盾的思考。假设我们翻牌前加注,然后进入单挑,在有利位置对Q-2-2彩虹面的翻牌持续下注,对手跟注。转牌又是一张Q,牌面出现两个对子。在我扑克生涯早期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我几乎每次碰到这种情况都会随后过牌。如果我是垃圾牌,我的理由是:“这张牌不适合诈唬。如果他喜欢翻牌的话,转牌啥也没改变。所以我还是放弃吧。”如果我有一张Q,我的理由则是:“他能跟注三条街的牌很少,下注会吓跑他的。” 这个时候不论是诈唬还是价值下注都让人万分纠结。然而如果对手在没有葫芦时,从不跟注三条街的话,我们应该利用这个破绽做三次开火诈唬。如果对手从不在这种牌面结构弃掉88或A高牌的话,我们应该在有QX牌时激进地获取价值。 下面是最近我一个学生复盘时反过来提问的一个思考过程。 最终的牌面是:8♦9♦2♠4♥9♥。一位非常松的娱乐型玩家在河牌下注三分之一的底池,主角用A8跟注。我问他这时会用什么牌价值加注,他说,“应该是9或更好的牌。”然后我问他,“你的诈唬加注范围是什么呢?”他回答:“我认为自己不会在这里诈唬加注。他的范围真的很宽,他几乎不会弃牌。他有A高牌都会跟注的。”这个陈述也许没错,许多松的低级别玩家不喜欢弃牌。但如果我们因为他范围很宽并且会用大部分牌跟注而从不诈唬加注的话,这代表我们的价值加注范围应该更宽。 当然,面对优秀的对手时,正确的做法是有平衡的加注范围,既包含诈唬也有价值手牌。但如果我们发现破绽,有理由从不诈唬加注的话,那么应该有更宽的价值加注范围。 反演法是强大的决策工具,每当你碰到很难的决策时,考虑反过来问自己问题。这能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发现自己的思考前后不一致的情况。 - 0
- 0
- 0
- 0

加载中...